观察东软集团近三年的战略:成立熙康医疗;启动了下一代汽车电子产品的研发;成立睿道教育;参与海南、宁波、无锡、天津等多个智慧城市的建设。从这几次看似互不相关的多元化发展投资,我们似乎看到之间存在的某些关联:其一,东软正在将原有几个业务单元进行整合,以云计算、大数据为粘合剂进行大战略布局;其二,东软正在从幕后走向前台,借助互联网,实现业务模式创新,完成从B2B,到B2B2C的转型;其三,关注社会转型,关注民生,顺势而行进行战略投资。
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刘积仁
三年三件事
“处于变革中的社会,给东软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而方案商的创新正在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在“东软解决方案论坛2013”中,集团董事长兼CEO刘积仁如此解释了近几年几项投资之间的关联。
由此可见,在社会变革中顺势而行是东软发展的主基调,而创新则是抓住机会的主要手段。刘积仁说:“国外学者经常问我一个问题:中国是不是一个创新的国家?如果你的国家投资什么都比创新风险低,投资什么都比创新回报高,那社会中会有多少人搞创新。当你周围充实着靠买楼、卖矿发家致富的故事时,有多少人不会迷失?”
但刘积仁认为,今天的故事不一样了,投什么都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而之前东软的一些看似不聪明的投资,现在看来返到颇具前瞻性。“东软并不聪明,但我们知道笨鸟先飞,聪明地看见了全球发展的趋势,我们敢于在事实没有发生之前就执着投资。30年前,东软与阿尔派合作进入汽车电子领域时,我们没有想到现在中国每年新增汽车能达到2000万辆。1991年,东软进入通讯领域,当时我们没有想到现在每人一部,甚至两部手机。1995年,东软进入社保领域,我们也没想到今天社保几乎覆盖了每个城镇人口。”
从这些角度看,东软是幸运的,因为东软通过世界发展的历史,看到中国将要发生什么?
而谈及过去三年的东软,刘积仁将此总结为“三件事、六个字”:优政、兴业、惠民。其一,优政。即借助IT手段,帮助政府实现职能转变。例与各级政府合作,建设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电子政务、社会保障系统等;其二,兴业。即为企业提供IT解决方案。例如在烟草、电信、金融领域的拓展。其三,惠民。即在医疗卫生、智慧交通、教育等领域,东软正在将业务从B2B模式,转变为B2B2C模式。
在焦点中寻找机会
可见,东软过去关注的多是社会变革的焦点,医疗就是其中之一。刘积仁说:“如果说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还有少数几个领域没有解决需求和供应之间的矛盾,医疗就是其中之一。”
与医疗相关,东软占有中国社会保障系统50%以上的市场份额,东软的HIS、PACS等信息化体系,应用于全国的2000余家医院。“我们希望IT技术能推动医疗服务走向最后一米,走入每个人的家里。”
与此类似,东软还关注诸多民生领域,“信息系统责任是就让每个人都享受平等的资源,享受到改革红利,喝上清洁的水,呼吸上干净的空气。今天我们不愁吃穿,但喝的水可能不如30年前。” 刘积仁表示,在变革的社会中,产生了一些本不应该产生的问题。例如食品溯源跟踪,以及环境监测。而在这些不应该出现问题的领域,东软以提出解决方案,“现在,东软的猪肉溯源系统、蔬菜溯源系统已先后应用于乌鲁木齐、昆明等多个城市。东软的机动车尾气监测管理系统,也先后在北京等等多地实施。”
融合时代
而对于未来东软的发展方向,刘积仁认为至少三个趋势需要特别注意,而这其中就隐藏了商业机会:
机会一:信息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第一次变成了日用品。这一点令人兴奋,人们像接受水费、电费账单一样,接受下载APP应用,使用云计算的费用。
机会二:融合时代的到来。刘积仁近期推出了其新书《融合时代》,互联网正在改变现存的业务形态,实体店铺模式的零售业受到冲击;银行正在将业务移植到手机端,医疗服务开始走入家庭。“如果站在一家IT公司的角度看社会的转变,其中预示着最大程度的融合,一家不懂零售、不懂金融、不懂医疗的IT公司,就不可能为用户提供服务。因此,东软熙康有近40%的员工,具有相关医疗单位的从业背景。”刘积仁说。
机会三:协同。互联网已经进向严肃时代,我们不可能用在论坛上随便找来的药方,为亲人看病,也不可能用搜索引擎随便找来的理论,教育子女。O2O模式的出现,正在使互联网进入有身份、能认证的时代。特别在医疗和教育领域,协调已经展现了其变化。哈佛的一位教授,在线可以同时为1万名学生授课,东软睿道教育平台中,中国的中小学生可以和身处国外的孩子一起交流学习经验。
三大布局
在看准产业趋势后,自然是梳理战略布局。“有人问我东软的战略是什么?东软的战略永远在服务于社会的变革,IT要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生活。” 刘积仁说:“可能每个人都使用过东软软件,只是你不知道。但现在东软要做的就是让更多的用户知道东软。
未来,东软将更大力度地推进业务模式从B2B,向B2B2C的转变。”在此思路下,东软在进行如下几方面的布局:
其一,东软大健康布局:
通过近20年的发展,东软在中国社保市场占有了近50%市场,为4亿人提供社会保险服务与支持系统;为全球6000余家医疗机构提供医疗IT解决方案及医疗影像设备;陆续在海南、都江堰、沈阳、无锡、徐州等20多个地方政府开展熙康健康城市合作;相继与国奥投资、世贸旅游、华晨宝马等企业建立合作,在沈阳、天津等10余个城市落地健康管理中心。
可以看出,一个涉及医疗设备、医疗IT解决方案、健康管理与服务、公共卫生及设备的“大健康”布局已经初步完成。
东软认为,“中国医疗改革最根本的转变将是,从医疗变为预防。”通过熙康项目,将服务的网点引入小区;将健康引入家庭。东软与世贸集团合作,在小区中建立远程医疗健康管理中心,可完成基本体检,进行慢病监控。而在此之后,东软熙康链接了几千家医院的医疗资源。“而医疗机构也可以像开网店一样,在熙康平台上注册,超越区域限制,为患者提供服务。”
其二,东软的大交通布局:
在大交通领域,东软正在构建以人为本的智能交通生态系统,这其中既包括终端,又包括云服务。在任何城市都不可能通过新建道路来解决交通问题。宁波的实践中,东软通过精准的号牌识别系统和超远距离的监控系统,使汽车在通过路口时,更为自觉有序地排队。与移动运营商合作,通过对手机话务量大数据的分析,预测城市道路拥堵情况,而这些数据有可以与东软汽车电子中导航系统相连接,引导用户通畅出行。
其三,东软的大教育布局:
早期东软在教育领域的投资,与其他方案商别无二样,为高校提供智慧校园解决方案,建设教育骨干网。而随着东软睿道的成立,东软正在通过信息化技术改造教育模式,东软睿道也成为继东软熙康之后,有一次在B2B2C模式上的尝试。刘积仁说:“教育是有逻辑的,并不是每位父母都知道几岁的孩子应该学什么?东软就是在对教育逻辑、教育方式进行评估,并通过网络进行个性化传播,最终东软将使中国更多的幼儿园从一个看护者,变成一个教育者。更多的中小学生可以在一个网络上与身处世界各地的同学谈足球、谈历史和音乐。”
刘积仁观点集锦:
中国的未来不能没有制造业,实体经济对中国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国制造业的更新换代,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将每台设备融入物联网。
数据将变得越来越有价值。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帮助相关部门看到,怎样使用社保基金消费成本更低,同样的疗效下,是否有更好的医疗方式。
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的结合,正在将应用系统变成消费品。所以云计算是将一种能力分享到每个人手里,最终是要将计算与每个人的文化结合起来,未来一个云计算系统中,最重要的贡献者将是客户的经验和实践。
一家公司在海外市场卖产品容易,但让别人知道你的品牌就不容易,而成为一家受人尊敬的公司就更难。”
东软在你身边:
13亿人口数据运行在东软的公共安全数据库中;
4亿人通过东软的电力营销系统支付电费;
东软为4亿人提供社会保险服务与支持系统;
2亿人在通过东软的短信增值业务系统发送短信;
1.2亿股民通过东软的证券交易检查系统,从事股票交易;
1.15亿人在通过东软的电信运营商支撑系统支付话费;
1.13亿人口运用东软收费系统、综合信息系统等便捷地通行高速公路;
300万高校学生在使用东软的数字化校园系统;
每年7180万吨、380万标箱的集装箱通过东软的信息系统管理运行在铁路运输系统;
东软网络防火墙有10000家使用者;
东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服务中国银行全球23万员工;
东软为全球6000余家医疗机构提供医疗IT解决方案及医疗影像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