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和政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强力号召下,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正在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创业就要创品牌,移动互联网十大品牌案例排行榜中的创业项目和品牌创意,值得所有创业者借鉴。
第1名:移动互联网手机品牌——努比亚(nubia)
故事:nubia,中文名称为努比亚,为中兴通讯旗下的智能手机品牌。中兴通讯曾称:nubia品牌名源于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蕴义深刻丰富。在拉丁和部分语系中,nubia一词有“云彩”的语义,象征美好;今天赋予其新的释义和活力,预示着从古代文明向人类现代科技发展的跨越。尽管中兴通讯官方解释时,从未提到nubia相对应的某某某之意,但对每一个消费者来说,毫无疑问是“你懂的”。
点评:长期以来,中兴一方面采取跟随战略,步步紧跟华为,另一方面,又总是时不时出其不意奔出,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既贴合中国消费者市场,又贴合国际消费者市场,努比亚(nubia)这一手机新品牌的推出,正是其爆发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巅峰代表,无怪乎连第一夫人也青眼有加。作为移动互联网品牌案例的第一名,作为一个更年轻的智能手机品牌,努比亚手机能否在市场上后来居上,赶超华为荣耀、小米、三星和苹果?让我们拭目以待!
第2名:移动互联网食品安全品牌——决不
故事:“决不食品”的品牌含义是捍卫食品安全,决不地沟油,决不转基因,决不非法添加,决不假冒伪劣,决不有毒有害,决不昧良心。 作为注册商标,“决不”品牌所覆盖的范围,不仅是计算机及其周边产品,也不仅是粮食、蔬菜、水果、肉禽蛋奶、超市、餐厅、酒店等等食品安全相关领域,甚至也包括药品、化妆品、豆芽机、榨油机、空气净化器、水净化器、餐具、厨房器具等等。“决不”的创始人王义昌说他自己不仅是一个“傻蛋”,而且是一个“大傻蛋”。之所以投身食品安全,就是因为曾一直等聪明人出头,一年一年过去等不到,最终实在忍无可忍。他所致力要实现的,是“不检测不认证,通过决不标志、标准和移动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平台,实现中国食品安全。”近期百度筷搜的蹿红,又使得雪藏的“决不筷子”五大功能得以曝光:(1)百度筷搜计划的核心功能,决不筷子也都会有;(2)第二代“决不筷子”将融入智能手机,并将免费;(3)不仅有决不筷子,还有决不豆芽机、决不水净化器、决不空气净化器等;(4)不仅能帮助判断地沟油,还能帮助消费者判断食用油、大米是否转基因;(5)不仅想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也想解决诚信滑坡问题,影响人类文明进程。
点评:“决不”品牌给人印象最突出的创新点,不仅是其名字中显示的铿锵有力、彻底否定的态度、风格和霸气,也不仅是其内涵的对精神底线的坚守,更是其对从农田到餐桌、从超市到餐厅整个互联网农业、互联网食品安全产业链的静悄悄的布局和整合。食品安全如今不仅是中国的难题,也是全世界的难题。苹果、谷歌、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京东、360、小米这些如雷贯耳的公司现在如日中天,他们之后谁能傲视群雄?会不会是目前这个蓄势待发的“决不”?
第3名:移动互联网打车品牌——滴滴
故事:滴滴打车,原名嘀嘀打车。2012年在北京中关村诞生,9月9日正式在北京上线。滴滴打车面对快的等众多打车软件的激烈竞争,仍能迅速崛起并成为中国打车软件中的佼佼者,“嘀嘀”这个名字可以说居功甚伟。“嘀嘀”本身是一个象声词。这样的象声词用于打车软件的品牌,可以说其贴切和创意无与伦比。只是由于商标等问题,2014年5月20日,嘀嘀打车正式变更为“滴滴打车”。
点评:滴滴打车,作为打车软件,当初以汽车喇叭声象声词做品牌,不仅可以说是一个创举,而且本身极为生动和贴切,可以说当初的决定充满了智慧和创意。只是对于滴滴打车美中不足的是,“嘀嘀”商标被其他公司在先注册。尽管如今“嘀嘀打车”已经改为了“滴滴打车”,但因为“滴滴”与“嘀嘀”同音,其商标争议很可能仍无法避免。
第4名:移动互联网订餐品牌——饿了么
故事:“饿了么”是中国最大的餐饮O2O平台之一。公司创立于2009年4月,起源于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饿了么”这个品牌,极具个性,可以说让人过目不忘,需要吃饭订餐时十分容易想起。其实,不仅是“饿了么”这个名字,其所依托的公司字号也同样与众不同。其公司的名字为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根据创始人张旭豪的解释,“拉扎斯”来源于梵文“Rajax”,寓意着“激情和能量”,寓意着公司始终将自己定位成一家充满激情、充满能量的具有“极致、激情、创新”风格的创业公司。
点评:饿了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品牌?相信只有互联网时代最有激情最有创意的大学生创业者,才能想出。如此怪异又创意的品牌,能不打败比其成立还早的“饭是钢”订餐网吗?在百度外卖、美团外卖等等的强烈竞争中,“饿了么”今年又传出获得8000万美元融资的消息,这也不让人奇怪了。
第5名:移动互联网即时通信品牌——微信
故事:据说早在2010年10月,张小龙就建议腾讯CEO马化腾启动手机通讯类项目,马化腾表示同意后直接定下名字“微信”。据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1月21日微信横空出世,2012年3月底,仅耗时433天,微信用户突破1亿。其后微信用户快速增加,不到半年的时间,微信用户破2亿。截至2013年底,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对于微信,张小龙也有些遗憾。他曾公开表示,有点后悔将微信色调设为绿色,“因为在很多安卓手机上,绿色的偏色很严重,看起来就是黄绿黄绿的。”而微信最开始的色调其实是蓝色,但是同时他也坦言:“这个时候微信的产品形态已经基本定型了,用户数也非常庞大,这时再去调整品牌颜色是不太可能了。”
点评:借用微博之“微”,短信之“信”,“微信”轻松组合,言简意赅,极为便于口口传播。可以说,“微信”这个品牌是平凡之中显神奇的出色案例,也正是好名字为好产品的爆发性普及打下好基础的时代典范。但对腾讯公司来说,在商标保护方面却不乏遗憾。“微信”第25类“婚纱”被汕头一家公司申请注册;第18类“背包、旅行包”,第16类“文具、印刷品”,第29类“食品”和第32类“饮料”等同时被西安一家公司申请注册;最关键的第38类“电信及通信服务”则被北京一家公司申请注册。看来,腾讯公司作为中国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在商标注册、知识产权的运营和管理方面,仍有相当的改善空间。
第6名:移动互联网金融品牌——余额宝
故事:余额宝是由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为个人用户打造的一项余额增值服务。通过余额宝,用户不仅能够得到收益,还能随时消费支付和转出,像使用支付宝余额一样方便。余额宝一经推出,便受到消费者的热烈欢迎,天弘基金靠此一举成为国内领先的基金管理公司。
点评:一个杰出品牌的杰出,不仅在于其创意和创造性能够一鸣惊人,也在于其率先开拓一个新事业,打开一片新天地。无怪乎余额宝成功之后,活期宝、现金宝、易付宝、全额宝、生意宝、收益宝、零钱宝……等等“宝宝”们争先恐后涌现了。
第7名:移动互联网社区品牌——微博
故事:微博(Weibo),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用户最初可以140字(包括标点符号)的文字更新相关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2009年8月中国门户网站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随着微博在网民中的日益火热,在微博中诞生的各种网络热词也迅速走红网络,微博效应不断强化。随着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的崛起,微博成为中国网民上网的主要活动之一。2014年3月27日,在中国微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新浪微博宣布改名为“微博”,并推出了新的标识。
点评:“微博”作为微型博客的简称,这个名字,对千千万万网民来说,可谓一目了然,极为适用。但因为腾讯微博、网易微博等也都推出了微博产品,所以微博这个名字,如今通用性愈加明显,这无疑给新浪带来了相应的风险。但对新浪来说,有所失,也有所得,特别是新浪将微博的双拼域名纳入麾下,试图让新浪的微博成为整个微博行业的代名词。只此一点,也足见新浪高层人才济济,智慧充盈。
第8名:移动互联网硬件品牌——小米
故事: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曾经披露:我这样办了二十几年企业的“老手”,在创办小米的时候,光是注册公司名字就都快晕了。那些普通的创业者,注册个公司更是要崩溃。小米光是公司取名的流程就非常长。一个反馈周期要7天,每次只能提5个名字,来来去去光名字就花了3个月以上,我们想了100个名字,至少核过50个以上的名字。最后差点确定的一个名字是“红星”,它有很好的识别度,而且“红星闪闪”的色彩感富有激情与正能量。原有的顶级域名所有者甚至也已向我们报价,但由于“红星”在酒类中是著名商标,有着特殊保护,即便是在科技类别中的工商注册也会受阻。
点评:苹果手机的品牌“苹果”原本是食品,小米手机作为同类产品,也采用食品作为品牌,更容易被消费者记住,而且小米这个名字本身,亲切可爱。所以,即使当初“红星”二字可以注册下来,也未必见得好过“小米”二字。而从雷军当年为公司起名字的痛苦历程来看,一个好名字,何其不容易?而一个好品牌,又何尝不是公司核心的竞争力?有了一个好名字,再加上雷军“专注、极致、口碑、快”的指导思想,小米手机能不创造神话么?
第9名:移动互联网基础通信品牌——沃
故事:“沃”已成为中国联通的全业务品牌。据说源于英语中“惊喜”的口语“wow”,也与汉字“我”同音。表现了想象力被释放带来的无限惊喜、对未来科技时代的一种惊叹,也体现了对自我和个性的张扬。其品牌口号“精彩在沃”,更是将其品牌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点评:从古至今,中国历来都有“一字千金、一言九鼎、一字千钧、一字一珠、一字连城”等等说法,以此来称赞用词之精妙。“沃”这个独具一格的一字品牌,难道不正可以说“一字千金、一言九鼎、一字千钧、一字一珠、一字连城”吗?著名IT领军企业联想公司近年来进军农业,创办了佳沃集团。柳传志、陈绍鹏这些杰出的企业家们在一锤定音、拍板确定“佳沃”这个名字的时候,他们是否也受联通“沃”这个品牌的影响呢?
第10名:移动互联网硬件品牌——苹果
故事:很多见到苹果徽标的人都会禁不住问:为什么苹果被咬了一口?这或许恰恰是当初设计苹果徽标的人所希望达到的效果。而熟悉苹果背景的人将它解释为代表了活力和朝气,可以引起好奇和疑问。还有说法认为是由于英文的咬字(bite)与计算机的基本运算单位字节(Byte)同音。还有一个解释是说乔布斯为了纪念自己的偶像——天才的数学家、密码学家、计算机科学的创始人艾兰·图灵。据说图灵当年由于身为同性恋者,被强行“治疗”,在被迫注射大量雌性激素后,不堪屈辱,吃沾染氰化钾的苹果自尽,他死去的桌边还剩下半个苹果,时年41岁。
点评:世人无不追求成功,无不追求圆满。谁愿意故意有所缺陷,故意有所缺失呢?每每想到此点,就会顿时被苹果公司品牌中蕴含的无与伦比的创意所感染。当初设计这个被咬掉一口的苹果的人,是怎么样的一个我行我素、特立独行、反其道而行之的充满无尽创意的天才?苹果公司从1976年4月1日创立至今,已经将近40年。期间无数个公司成立,即使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也仍有无数大小公司崛起,而被咬掉一口的苹果,又何其始终让人过目难忘?被咬掉一口的苹果,这个品牌是否也是苹果公司历久长新、基业长青的奥秘?
更多业界新闻资讯:http://www.cnbp.net/news_bulle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