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过去30年间,太极累积的能力找一窗口释放,智慧城市最为适合。为何?智慧城市既要求服务商展现复杂系统集成总包能力,又需具备大型应用软件开发经验;既要理解高端行业的细分应用场景,也要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普通公众。而以上方面,正是太极的能力经验所在。
三项特征与核心能力
通常所说,智慧城市具有三项特征:其是复杂的巨系统;是实体空间与网络空间相结合的赛博空间;更是跨行业、跨部门数据的集合体。而太极此前30年间的能力累积,正匹配于此三项特征。
首先分析“巨系统”维度。巨系统为何复杂?通常“满配”智慧城市,设定10~15个子系统,且每一子系统又涉及数十项细分应用场景开发。同时,诸多子系统、应用场景之间,既要实现信息数据协同互通,又要保障系统安全,且可持续升级发展。
可见,此类牵一发而动全身级别的需求,与传统垂直式的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有着本质不同。而与太极的能力对照,此前30年间,太极服务于政府、电力、交通、金融、能源、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且以上均属于太极的根基业务。仅以政务信息化领域为例,太极曾多次承担“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等国家重点工程的总集成、核心应用系统开发项目。此类项目已使太极形成了平台化思维,累积了平台化建设经验,熟悉城市各管理部门间的业务协同逻辑,清晰各部门之间的数据流向。
当然,并不可忽视,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是传统行业信息化设计理念,向智慧解决方案的转型升级。而对此,太极智慧交通战略业务本部总经理李华锋,从交通领域进行了解释:如今乘坐高铁也可以外卖订餐,其反映了智慧铁路正在由封闭平台,转向多元化开放平台;太极承担了小客车摇号系统、网约车系统建设,则反映了城市智能交通,将以提升公共出行比例为首要目的;而智慧民航的空管体系,则以降低人为操作失误风险,保障飞行安全为核心目标。“因此,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对智慧城市会有不同理解。如果此前没有服务过,城市轨道交通、铁路交通、城市交通、海港、空港、公路、水路、道路运输、邮政快递等多个领域,太极就不可能掌握客户需求变化,不可能随着新业态的产生提出更为智慧化的交通整体解决方案。”
赛博空间的顶层设计
再来分析赛博空间,所谓实体空间与网络空间相结合,更可以理解为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能力。目前,太极智慧城市核心业务涵盖:城市运营中心、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环保、社会综合治理、公共安全、智慧旅游等不同领域,但更为重要的是,太极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备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服务商。
太极先后为北京市、陕西省、海南省、乌鲁木齐、深圳等省市提高顶层设计等相关咨询工作。其中,“智慧乌鲁木齐”还荣获了“2014年度中国智慧城市优秀案例特别奖”。其实,所谓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就是将城市发展、行业应用,与IT平台设计相结合。顶层设计者既要理解业务应用场景,也要理解业务和功能的关系、功能与功能的关系、数据与数据的关系。
对此,在太极的深度参与下,中国电科对新型智慧城市提出了“六个一”的建设标准,即构建一个开放的体系架构;构建共性基础一张网;建设一个通用功能平台;建立一个数据体系;建立一个高效的城市营运中心;建立一套统一的标准体系。
可以说,太极及其实际控制人中国电科集团,是国内最早参与新型智慧城市标准制定的企业,其对相关理念有着深刻的理解,其已经参与深圳、福州、嘉兴三地新型智慧城市标杆试点项目建设。
对此,作为参与中国电科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太极公司李存国表示,新型智慧城市是高度可控和高度开放的集合体。各行业、部门应用,以及部门之间的协同应用,均需遵循统一标准开发。同时,面向公众提供服务,则必须开放。未来城市运营数据,将逐步面向社会开放,以数据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数据提升城市的服务能力、运营管理效率。
当然,如将顶层设计能力,落地于实体物理空间,还需要有相关总包商能力。目前,具备智慧城市总包商能力的企业包括:电信运营商、互联网服务商、ICT企业、IT方案商。前三类企业或关注在数据中获取增量价值,或关注ICT平台建设和资源售卖,而与之相比,太极具备贯穿IaaS、PaaS、SaaS层的实施能力,以及与此对应的平台运营能力。
数据整合能力
最后看一下太极的数据整合能力。在“六个一”的标准中,明确提出建设一个数据体系。海量数据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特有产物,而太极正在围绕四个维度持续理解数据价值:其一,储备与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治理、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安全、数据可视化相关的技术能力;其二,围绕城市运营,建立基础数据库、专题数据库、主题数据库;其三,将政府数据与社会数据相融合;其四,将大数据确定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在数据融合的基础上,发挥其价值,让城市运营管理更科学,百姓生活更便捷。
当然,智慧城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而数据整合正是以提升智慧城市整体运营管理效率为目标。对此,太极智慧城市与云服务战略业务本部负责人肖益表示,智慧城市建设必将从以技术导向,转向以服务导向,智慧城市建设也将更加注重平台化、体系化,而太极也将随着智慧城市发展逐步转型为“智慧城市新服务”。
其实,太极是最早接入智慧城市运营的IT方案商之一。例如在北京,其将互联网+,与残疾人服务相结合,建立社会资源通过准入体制,将社会资源与残疾人需求相对接。而在新疆,太极则提供“互联网+双创”平台,通过平台将政府端、企业端、创业端和社会端资源打通,将资金、技术、土地等服务融合在平台中,为创业者服务。
巨系统不再复杂
可见,当交通信息化转变为智慧交通,当政务信息化转变为智慧政务时,太极可以较为平滑过渡;当智慧城市将诸多垂直行业应用系统,统一于一张平台时,太极也可有清晰的逻辑,将ICT系统融合,将数据融合;当新型智慧城市确定“六个一”的标准时,太极正可有相应的能力与之匹配;当智慧城市建设由技术导向,转向服务导向时,太极也能以IT平台为基础,整合各方资源提供运营服务。
由此回到文章初始观点:如果以智慧城市的三项特征为标准,太极的能力最为匹配;如果将过去30年间,太极累积的能力经验,找一窗口释放,智慧城市即是最为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