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科再奇新设立了中国区产业链营销部门,由原中国区PC产品总监洪力负责。洪力说,英特尔高层给他的任务,实际上就是“接地气”,想方设法让英特尔的运营模式和服务模式与深圳的平板厂商接轨。
9月1日,北京,中国电影导演中心,残留着聚光灯余热的舞台前,深圳蓝魔数码科技公司总经理万秋阳找了一张椅子坐下来。
虽然身体略带疲惫,但他眼神中更多却是兴奋。就在这一天,蓝魔数码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英特尔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
在当天的蓝魔平板电脑新品发布会上,英特尔中国区平板电脑业务部门的高管悉数到场助阵。以往,这种待遇只会出现在微软、惠普、戴尔等全球科技巨头身上。
2000多公里外的深圳,即使是刚过去的中秋节假期,宝安区东吴工业园蓝魔工厂的平板电脑生产线上依旧一片繁忙。这里每天会有近千台采用英特尔芯片的平板电脑组装出厂。
这些平板电脑是英特尔2014年宏大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3年年底,英特尔新任CEO科再奇宣布,英特尔在2014年要卖出4000万台基于英特尔芯片的平板电脑。2013年,这个数字是1000万。
3000万增量最重要的来源,是包括蓝魔数码在内的众多深圳平板电脑厂商。根据Gartner统计,包括蓝魔在内,深圳厂商们在2013年卖出了1亿台左右的平板电脑,远超苹果iPad的7000万台。
对错过移动互联网首轮爆发机遇的英特尔来说,这个市场能成为其移动战略突破口吗?
“高富帅”联姻“屌丝”
深圳大多数的平板电脑厂商都以代工或模仿起家,由于生产的电脑上大多没有商标和品牌,常被行业内称为“白牌平板厂商”。
没有人统计过,深圳究竟有多少家白牌平板厂商,不过有一点已经达成共识,这些白牌平板厂商,在最初就是“低端”和“山寨”的代名词。
如果在2年以前,很难想象,英特尔会放下身段,主动寻找深圳白牌平板厂商。但在移动互联网首轮卡位战中错失先机后,英特尔想要在移动设备领域突围,形态上最接近个人电脑的平板电脑,几乎成了它的惟一选择。
这也是一个相对合理的选择,除了苹果和三星,深圳白牌厂商控制的中低端市场规模庞大,而且鱼龙混杂,如果收编旗下,确实存在突围可能这也正是昔日联发科市场破局的成功路径。
门不当户不对的“联姻”由此成为现实。
2012年一个极为普通的下午,万秋阳如往常在公司处理业务,一位自称英特尔员工的陌生人打来电话,说英特尔正在计划进入移动领域,包括手机和平板电脑,询问他是否有合作意向及建议。
万秋阳开始有些怀疑,不过随后,一些同行告诉他,他们也接到了英特尔的合作洽谈电话,并且陆续有英特尔的高管登门拜访。
这些同行中不仅有蓝魔这样的整机品牌厂商,也有不少芯片方案厂商,但不管是产业链哪个环节,所有“被洽谈合作”的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点年出货量达到百万台级别。
2013年7月,这场被深圳平板产业圈自嘲为“高富帅+屌丝”的合作进一步明朗,英特尔破天荒地将历年来只在美国总部举办的年度会议搬到深圳,并邀请了深圳的几家白牌平板厂商参与讨论。
据一位参加过会议的厂商人士透露,除了商讨常规的公司年度计划和决策,英特尔高管向几位白牌厂商负责人咨询了深圳白牌平板电脑的运作思路,比如产品怎么设计制造、客户在哪里、出货周期多长,等等。
这次会议彻底确定了英特尔对深圳白牌厂商的合作战略,英特尔正式提出CTE(中国技术生态圈)计划,结盟14家深圳本土的平板厂商,进军深圳白牌平板电脑市场。
在CTE计划中,英特尔为白牌厂商提供打包服务的合作模式初具雏形,从处理器平台、供应链管理到销售渠道,英特尔希望能囊括白牌平板电脑的产销全流程。
突围:接地气
与白牌平板厂商的自嘲不同,英特尔更喜欢用"创新科技公司"这样的词汇来形容深圳合作伙伴,但即便如此,依然无法掩盖双方从身份差异到运营模式上的"不和谐感"。
这种“不和谐感”,让合作从2013年刚起步就困难重重,令英特尔头疼的问题接踵而至。
最为典型的是量产周期。深圳厂商设计一款平板电脑的方案,两个月以内就必须量产,没有量产就必须换方案,而在英特尔的运营模式中,一个正常的项目至少要8个月时间才能进入量产阶段。
此外,在芯片设计思路上,英特尔一直追求高性能,但在深圳白牌厂商中,最基本的产品理念是“够用就好”,太高的性能,反而会增加整机的功耗和成本。
在南辕北辙的合作思路下,"英特尔"成了白牌厂商的赚钱砝码而不是市场目标。一位白牌厂商人士透露,英特尔2013年在深圳白牌平板市场出货量只有40万台左右,远远达不到拿下整个深圳白牌市场的初衷。
而在2014年,英特尔的销售任务是4000万台,这意味着,英特尔必须求变。
中国区的变化首先从组织架构调整开始。2014年2月,科再奇新设立了中国区产业链营销部门,由原中国区PC产品总监洪力负责。
这个新部门的主要职责,就是专门服务深圳平板产业链合作伙伴。与此同时,科再奇还专门从原来PC产业链服务部门中抽调出一个数百人的团队,由洪力直接领导,扎根深圳,为深圳平板厂商提供全面的技术、供应链采购以及销售渠道支持。
洪力说,英特尔高层给他的任务,实际上就是“接地气”,想方设法让英特尔的运营模式和服务模式与深圳的平板厂商接轨。
上述白牌厂商人士说,为了打消厂商们的疑虑,英特尔祭出的第一招,是补贴。
深圳白牌平板此前基本使用ARM架构的芯片,配套元器件和物料也已成体系,换用英特尔架构的芯片,就意味着不成熟的配套体系,也即更高的生产成本。
为降低成本,英特尔拿出了总共10亿美元用于支持CTE计划,所有合作厂商都从英特尔拿到了高额的芯片采购补贴。这让英特尔芯片的采购和使用成本,下降到与高通、联发科等ARM架构芯片持平。
在大范围补贴的基础上,英特尔又学习联发科,设计了一套交钥匙的技术解决方案,由英特尔的技术团队做出整套的芯片和周边参考设计,并在此方案上做出零部件选配库。
这种方法大幅缩短了深圳厂商平板电脑的量产周期,万秋阳说,蓝魔最新一款“英特尔芯”平板电脑的量产周期,已经从最初的8个月,缩短到现在的3个月以内。
而在技术支撑之外,英特尔还把服务做到了市场推广和销售支持上。如果厂商有要求,产业链营销部门的团队甚至会帮平板厂商做产品营销推广、客户对接、广告宣传等各种工作,用一位厂商人士的话说,“就差亲自把‘英特尔芯’平板电脑交到用户手中了”。
不只是平板
不惜血本的投入,以及近乎“保姆式”的服务,很快取得了效果。
根据英特尔2014年前两个季度的财报,“英特尔芯”平板电脑的出货量,已经达到1500万台,季度增幅高达100%。
虽然离4000万台的年终目标还有差距,但洪力认为,下半年才是平板电脑的销售旺季,因此英特尔下半年完成2500万台的出货量并不成问题。
不过,据英特尔一位技术部门负责人透露,在英特尔规划的战略中,4000万台出货量目只是个开始。完成4000万台之后,英特尔布下的大棋局才算落下第一子。
这个棋局的下一步,已经显露出一些蛛丝马迹。
2014年初,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上,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科再奇没有介绍英特尔最新的电脑芯片,而是拿出了一堆新玩意手表、耳麦和摄像头。
这些稀奇古怪的小东西,都无一例外地贴着统一的标签可穿戴智能设备。英特尔专门为这些可穿戴设备设计了全新的芯片级硬件开发平台“Edison”。
上述英特尔人士说,尽管可穿戴智能设备还未真正普及,但谷歌、苹果、IBM等其他科技巨头在该领域的动作,已经让英特尔嗅到了熟悉的危机味道。科再奇深知,英特尔不能再陷入前一轮移动浪潮的落后境地。
但反过来看,可穿戴智能设备实际上又脱胎于前一轮的移动互联网浪潮,英特尔想要拿到下一轮的门票,就必须找到前一轮浪潮的入口。在英特尔的战略中,平板电脑及它背后的深圳产业链,就是这个入口。
不过,即便英特尔如愿拿下平板电脑市场和深圳产业链,接下来的路径选择也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洪力看来,目前最合理的前进路径是继续进攻移动芯片领域,从“英特尔芯”平板扩展到“英特尔芯”智能手机,再进一步扩展到“英特尔芯”可穿戴智能设备。
这是一条艰难的路径。仅是扩展到智能手机这一步,就将遭遇手机芯片横亘在前的巨大障碍,无论技术还是市场,英特尔复制平板电脑经验的行动都需要直面太多变数,而留给英特尔试错的机会和时间,已经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