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浪潮发布新一代服务器平台M5系列后,服务器分类标准就此改变。或许“通用服务器”不再通用;或许“RASUM”等服务器标配形容词将被丰富,补充而增加的分类标准则是——应用场景。
M5定位智慧计算
此前的二三十年间,业内习惯以产品性能和规格对服务器进行分类,例如2路或4路;再例如2U或4U。唯一以应用场景的分类标准,也相对粗犷,例如工作组级、部门级、数据中心级。
显然,此分类标准为典型工程师思维,而非用户思维。而以此为标准,计算平台仍将寻求以一台服务器适配于诸多应用场景;寻求在一台服务器中“挤”入更“丰富”的功能,提升更高的性能;寻求在不同应用场景中平衡计算能力。当然,用户也将因此而忍受不必要的IT成本支出,因此而忍受堆砌式的通用服务器解决方案。
但如跳出此思路,未来之计算平台是何形态?对此,浪潮其实早有判断,其一,关键计算,适用于银行、运营商等高端行业的核心业务系统、计费系统等,需满足对数据处理的高可靠、高实时等需求;其二,科学计算,例如太湖之光、天河二号等高性能计算。其三,智慧计算,其泛指通用计算领域,但也可聚焦于CBD(云计算、大数据、深度学习)三大应用场景。
而正是聚焦于智慧计算的三大应用场景,浪潮推出了M5新一代服务器,注意,此次推出的不是一款或一个系列,而是面对三大应用场景的4大系列35款产品。对此,浪潮集团副总裁彭震表示,“未来的服务器将基于应用场景重新划分,将基于应用场景重新设计和优化。因此,M5系列不是简单的产品更新和换代,其是浪潮面向智慧计算的全新平台。”
极致的浪潮
值得注意,浪潮此次发布M5服务器,并未特别强调“RASUM”,即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易用性、易管理性等传统服务器标配形容词,彭震认为,此为服务器的最基本特性,也是通用服务器时代的基本标志。而智慧计算时代,服务器需要打破传统设计思路,从均衡设计走向场景化的极致设计,用户对服务器空间、能耗、弹性、开放上提出新的要求,IT企业则需要聚焦应用场景的极致设计和应用优化增强。
解读此言论可对照市场趋势进行分析。截止2016年12月,全球可部署10000个以上标准机架的,超大型数据中心已经超过300个,可容纳的服务器数量超过2016年全球服务器总出货量。伴随着数据中心规模化、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数据中心对于服务器的密度、能效和维护性要求越来越苛刻。
对应此趋势,所谓“空间、能耗”,反映在浪潮M5的设计理念中,更可体现为“极致”。举例说明,在此次发布的NF5288 M5服务器即是面向人工智能场景设计,其被称为“AI超级计算机”,2U机箱中配置了业内最高的8颗GPU,在某些应用场景中,一台NF5288 M5服务器,可替代3~5台传统通用服务器。
而NF5486 M5则是超高密度存储服务器,面向视频存储、归档存储等应用场景。其在4U的机箱内最大配置100块3.5英寸硬盘,可就是说,与通用存储服务器相比,数据中心存储设备空间将节省60%。
弹性的浪潮
可以看出,在以上相对固定的应用场景中,用户希望计算平台以相对极致化的产品设计,提升效能,降低IT投入成本。当然,还有另一类相对非固定的应用场景,用户对此则更需要突出计算平台的弹性,具体是计算能力、存储能力,还是通信能力,则需要根据业务发展灵活配置。
当然,除极致、弹性之外,浪潮M5服务器还具备智能、开放的特点,例如软件定义状态,再例如源于开源、回馈开源、高于开源等,在此就不逐一进行解读。不过,正因为极致、弹性、智能、开放等特点,自M5之后,服务器进入应用场景细分时代,而浪潮也将以非传统服务器企业姿态,继续研究智慧计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