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方案商是厂商的合作伙伴;现在,方案商则称为解决方案提供者,需要开始注重自身的品牌建设。
作为方案商,您如何塑造自身的品牌;作为厂商,您为方案商提供哪些支持?
东华软件股份公司总裁 吕波:得到客户的认可才是好品牌。
对于方案商来说,品牌好不好首先要看能否得到客户的认可,能否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东华在1993年成立时,我和薛总(东华软件董事长薛向东)就坚持高端定位,服务高端客户,与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做好技术和服务,否则即使客户关系再好,他们也会远离你。
品牌得到了客户的认同,就意味着可以生存下来了,但随着市场的发展,又会面临转型的问题。东华从2000年就开始转型,从原来的系统集成,转向深入行业市场。我们通过对行业客户的深入了解,去寻找他们的刚性需求,然后组织研发,开发出产品之后,再重新投入到行业中去。这就是产品化的转型。一开始可能比较吃力,但随着积累就慢慢形成正循环,用户量越来越大,收益就越来越好了。我们在医疗行业的产品化就是这么做的。我们的产品可以满足客户70~80%的需求,只有20~30%的工作是需要给客户定制和部署的。
除了行业类产品,我们还做过一些其他产品,比如网络流控和网络安全类的产品。这些年卖得也很好。我觉得作为方案商,我们在开发产品上的优势是贴近用户,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
针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也有一些新的服务型的产品推出来。比如我们在海南投入两个亿开发的健康乐产品。这是我们依靠在医疗行业多年的积累和了解,做的个人用户看病的平台,把病人和医生连接起来。这个产品,是我们自己运营的。另外,针对村镇银行,我们有一个金融云的服务型产品。因为村镇银行比较小,花不起太多的钱来上信息系统,我们就自己运营一个云产品,来为他们提供服务。
当然,我们也有的产品做得不成功。比如我们收购过一个智能家居的产品。产品不错,但是不够接地气,开发出来的产品很难销售。
文思海辉集团副总裁 符山:公司层面要推大众形象,业务部门要打造专业品牌
文思海辉不是传统的方案商,也不是传统的渠道商,我们是做IT服务的,从软件离岸外包开发做起的。我感觉对于IT服务提供商来说,做营销有两个层面。
首先,在整个公司的层面,其实是要做大众品牌,要做公共品牌。很多人说,做IT的,只要看好企业的IT部门就好了,不用管其他的七七八八的。但是,我们现在面对的竞争不是现有的客户,而是整个市场对人才的竞争,尤其是互联网公司对人才的吸引力很强。所以,我们做的品牌建设,首先是要赢得大众的认可,赢得市场的认可,赢得人才的认可。从这个层面,品牌建设要首先影响大众。与此相对的,在做产品或服务的业务部门,则需要打造专业的品牌形象。这两个层面,是相辅相成的。
我觉得文思海辉过去的这些年是要反思的。在第一个方面,做得太低调,总觉得做外包不够高大上,觉得自己没有太多的产品和知识产权,对外品牌宣传做得比较少。近些年来,我们有所改进,尤其是在业务部门和公司层面的配合上,取得了更大的进展。比如,文思海辉对大数据营销很注重,因为我们做数据分析时间很长。今年年初,我们做了一个大数据的问鼎战略,针对智慧城市市场,实现智慧政府、智慧金融和智慧企业的三足鼎立。而三足的基础,则立在了大数据的人才建设上。这个问鼎战略,就是集团层面和业务层面在营销上的结合。
在座的每一位,无论是公司的整体负责人,或者是业务负责人、渠道负责人,应该有自己公司公共品牌的宣传意识;同时也要去宣传具体的产品、专业的服务、目标客户。
总之,公共形象与专业形象的结合,是我对于品牌塑造方面的思考。
HPE中国副总裁、紫光华山渠道部总经理 王一山:厂商可以提供联合品牌和市场拓展支持
我不是方案商,没办法说方案商到底要不要做品牌,今天我着重讲,在方案商运作品牌的时候,厂商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支持和帮助。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希望再给大家分享两个不太直接有关系的事情。第一,大家知道惠普企业在跟紫光集团做资本运作的事情。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将在五月份正式挂牌。到时候,我就会转换一个身份,负责新华三集团里紫光华山的渠道部,继续负责原惠普所有的硬件设备,包括服务器跟存储。
第二,在谈云计算、大数据的时候,我们听到最多的是,软件定义一切,硬件不再重要。似乎我们做硬件的人就快要失业了。其实,软件要充分发挥性能,也需要一个好的硬件平台来保障,这不是随便拿一个硬件设备就能搞定的。好的服务器能够降低总体拥有成本,给合作伙伴带来更多的利润。
那么惠普企业是如何帮助方案商去树立品牌的呢?我们在做两个方面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运作品牌是非常昂贵的事情,因此IT生态系统中的企业如果要单独做一个品牌是很难的,惠普企业提供了两个做法。第一个就是所谓的OEM业务。如果方案商有需要,我们可以与他们合作提供产品。方案商可以用自己的品牌,也可以采用联合品牌,毕竟我们已经有很好的品牌知名度跟影响力,背后还有研发和服务的支撑。
第二个做法是,在某些行业市场,与方案商合作推广解决方案。通过联盟的形式,双方实现整个行业市场的资源共享、推广共享、品牌投入共享,把各自的投入加起来形成一个更大的力量,共同开拓市场。
广州市品高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静:好的产品还需要适合的推广策略。
很多人对品高云并不了解,因为我们过去不太重视品牌工作。品高的传统业务是行业软件开发,针对有限的行业客户,只要做销售就行了,没必要去做品牌。后来,品高决定要发展自己的云操作系统,而且走上了完全自主开发的道路。品牌建设工作也就提上了日程。
我们的自主研发是从2008年开始的,2010年发布了第一个产品。当时,我们觉得既然这个产品很好,那就应该能卖得好,但实际情况远没有想象得好,原因一是云计算市场的成长没那么快,第二就是品牌影响力的问题。熟悉的客户认为我们是做服务的,不是做产品;陌生的客户,则完全不了解我们。作为一家技术型公司,我们有很好的产品基因,但不知道该怎么做市场。这些年,我们在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品牌推广模式。
对于合作伙伴如何创造品牌价值这个话题,我想讲两个观点,一是颠覆,二是演进。
互联网公司谈颠覆比较多,在我看来,云本身就是一个颠覆。在寻找云合作伙伴时,我们没办法跟传统的企业去学习,因为传统的合作伙伴只是厂商产品的销售者,而不是真正的方案提供商。我们认为,在未来的生态体系中,云是能力中心,合作伙伴需要的是能力,后端则是服务中心。因此,这样的生态系统是去中心化的,不是以某个企业为中心的。
第二个是演进。我们大家都喜欢谈未来是怎么样的,其实更重要的是如何演进到未来。品高云通过摸索,找到了一条适合的路。首先,我们在原来擅长的垂直行业,做出一些案例来,比如政府、公安等,而且不只是基础云,还有移动化、社交、大数据等平台。这样,我们帮助大的行业客户演进到新的架构之下。然后,再跟他们的合作伙伴来合作,我们提供能力输出,合作伙伴把业务展现给客户。目前这个工作还处于体系构建的阶段,一旦这个体系建好了,就可以实现自动化演进。
北京寄云鼎城科技有限公司CEO 时培昕:初创企业需要低成本的精准营销。
寄云是一家专注于云计算的公司。像很多初创公司一样,一开始是没有品牌没有影响力,没有客户资源的,因此就需要找到客户真正关心的东西。我们觉得客户会越来越关注应用,关注应用怎么能快速在云上交付,业务系统怎么能快速上线。因此,我们就在考虑用一些自动化的手段,帮助客户来交付云服务。我们的强项是对云的理解,所做的工作其实就是云端的系统集成,帮助客户解决上云的问题,主要是打通和不同云的API。
在此之后,我们进一步为ISV提供支持,把软件变成SaaS服务模式。一些传统ISV在上云的时候,并不了解SaaS意味着什么。我们就告诉这些ISV,不仅要把软件搬到云上,还要考虑如何来运营,比如在线交易、租户管理、订阅管理、API、渠道管理。在此基础上,寄云建立一个新的社区,即SaaS学堂。
在这个过程中,寄云也在摸索一条新的品牌建设之路,用相对简单的方式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比如,我们曾经翻译过一个市场分析报告,放到网上供大家下载。下载时,需要提供邮件地址,这样我们就获取邮件地址,给他们发一些产品介绍,邀请来做测试。
这样的市场营销方式,成本比较低,适合我们这样的初创企业。我们也还会继续去寻求一些低成本、快速高效的方式,做更精准的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