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祁萌 2017-4-17 22:27 浏览次数:15091
“非(公有)云不可”的热潮已经褪去,冷静下来的企业,甚至包括公有云服务商也已经普遍承认了混合云的重要价值,并开始为此提供更多的便利支持。
这种矛盾的调和,联想将其称为“双态IT”。一种“敏态”与“稳态”共生的业务形态。这一次,联想抛弃了传统的解读方式,转而从客户业务形态的角度出发,去描述业务需求与背后的技术支撑。
不过,在最近的一次智慧解决方案发布会上,联想集团中国区首席架构师毕巍承认,“双态”更多是业界“一个无奈的选择”,但却是现阶段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他认为,全面云化在未来依然可期,但至少在当下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接地气”和必然的选择一定是“双态”的。
这种描述思路变化,由联想自身角色定位转变带来——不再做传统的设备供应商,要做“端到端”的智慧解决方案提供商。这算不得什么新提法,但从此前此后联想的诸多行为方式中,我们确实可以看到,这种角色定位的转变,已经开始改变联想甚至是它的用户们。
一些显见的客户
企业最初青睐公有云的原因,也是公有云迅速占领行业舆论制高点的主因,在于成本。联想集团数据中心业务、系统软件研发总监高健估算,通常当服务器节点超过100个时,成本支出就开始超过投资公有云。
但在另一个极端,顶级公有云品牌宕机等事件,也已成为用户的“前车之鉴”。众多因素共同促使用户在考虑便捷低价,与业务持续间做出平衡,从而让IT贴近真实的业务升级需求。
联想提出“双态IT”概念本身并不是标新立异,其所指的“稳态”与“敏态”已经不同程度地存在于企业中,并持续了相当时间。例如拥有庞大关键应用、同时积极开发互联网应用的银行业等。这里关键是,在提出这一概念的同时,联想能推出什么样的方法论,以及如何将经验付诸实践。
一些显见的客户实践佐证了毕巍对“双态IT”现阶段价值的认知。就像关键业务无法离开“稳态”架构的众多大中型企业所选择的那样,他们在新应用架构改造中作出了类似的决策:一些新应用被放在了新架构上,传统业务核心则保持不变。
接下来供给方的商业逻辑,就是如何在这一双态概念下,将趋势性技术融入客户的业务现状与业务变革中。这种能力毫无疑问就是竞争力。
一些大型客户具备这样的能力,例如在开源问题上,四大银行、国家电网等,甚至包括BAT们对它的理解与控制;但对于更广泛的企业而言,这种能力所需的持续成本投入是无法接受的——我们鲜见股份制银行投资于此。
这是联想此后在“双态IT”背景下推出行业和技术解决方案的一个出发点:行业智慧解决方案用于帮助用户解决业务挑战与创新问题;技术方案则在技术层解决传统与新IT的矛盾。这些问题中,企业处理好“稳态”与“敏态”的关系成为了主线。
预测准确率提升到90%
联想在2017年三月已经一口气发布了4个行业解决方案和2个技术、咨询服务解决方案,同时,联想中国团队还承诺将以季度为单位,持续对外提供行业经验的积累,包括行业白皮书。
“双态IT”概念的提出,是联想转型“端到端”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起点。能否扮演好这一角色,行业解决方案提供能力和技术、咨询服务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是设备提供商传统能力之外的“资本”。
在某大型钢铁企业数年前的供应链环节信息化升级中,联想选择了一个极为细分的领域切入——对汽车行业中家用汽车的钢材需求做上下游供求预测。
两年中,联想帮助这家大型钢铁企业将这项细分供求预测准确率从80%提升到了90%。
这是典型的“智能制造”概念下催生出的效益提升。联想对数据价值的挖掘能力,至少有一部分源于联想在“自我训练”中积累的知识资产——联想内部已完成的平台升级和数据治理的对象曾经是12PB。
“除BAT外,在企业级内,联想数据运营和数据治理的规模是首屈一指的。”毕巍说,这些数据让联想的智慧解决方案得到了非常真实的训练——算法是开源的,经验却需要在足够大的数据量和足够长时间的训练中积累。
传统供应商在大数据维度更多关注的是各类平台,而毕巍认为,其核心应该是两拨人,而非物:一是算法科学家,二是有深厚场景分析能力的行业专家。
联想在香港拥有一支20多人的数据科学家团队。他们在大数据领域扮演着稀有的“精算师”角色。此外,在不同行业领域,尤其是制造、医疗和政务,联想则有让毕巍“非常自信”的专家团队。他说,“在更广泛的细分行业中,我们依靠合作伙伴、创投体系完成覆盖”。
摆脱沉疴的“特色小镇”
在另一个巨头云集的市场——智慧城市中,联想也在进行着角色的切换——设备供应商的角色正在被端到端解决方案提供商所替换。
一些成为“地方债”的智慧城市“案例”被联想作为镜鉴。在这些城市中,城市规模较小与此前智慧城市偏重城市功能建设的矛盾,让结果偏离了预设,出现了地方财政无力支持的窘况。
一个全新的口号“特色小镇”作为县域经济概念随之被提出,联想成为了相关组织的发起单位。毕巍说,联想将和它的合作伙伴,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城市功能的智慧化,与高科技手段推动的产业升级结合中。
这一次,联想成为了投资方,从2016年下半年起,联想就开始以这样的综合性角色进入到智慧城市领域。目前联想已在全国签约了多个战略协议。毕巍说,下一步联想将推动地方政府的PPP规划,并循此进入信息化方案制定和落地阶段。
与智慧城市相关,却也可以独立划分的一个市场是政务云市场。前者必然包含后者,而后者也可独立存在。联想因此将其划分出来,并提供了独立的解决方案。
联想角色转变的现象同样政务云市场领域发生。考虑到云服务在政务云领域的意义,联想曾经的供应商或集成商定位,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主动地淡化了。
尽管没有明确提出在政务云领域提供公有云服务,但联想的策略已经发生了变化。今年1月,联想发布了SaaS云。按照毕巍的说法,联想有能力运营更为复杂的SaaS云,在政务云领域自然也不成问题。“更何况联想还有金融租赁等服务能力。”
一些案例佐证了这种说法。在宁夏政务云和云上贵州项目中,联想正从提供设备与应用迁移等服务,转向开始参与业务运营。
此外,在传统优势行业,联想还发布了智慧教育方案。这个基于“平台+教学+运营”的一揽子综合解决方案,囊括了智慧教育云平台、教育大数据平台、智慧课堂、eClass电子教、教育云数据中心及创新教育服务。
200亿元业绩下的“双态”创新
在发布行业解决方案的同时,联想也发布了咨询服务方案。这些咨询服务包含了三个部分。一是较为简单的、传递理念的敏捷咨询(ITAC),这一轻咨询主要帮助客户建立理念框架。
第二类则帮助客户关注业务与IT的结合,聚焦如何支撑数字化转型。这属于业务导向的 IT 规划设计咨询(ITSP)。对于一些市场上缺失特定解决方案实践的行业,ITSP会以“他山之石”的策略为客户提供服务。这里的关键在于,“帮助用户理解业务现状和转型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梳理技术架构组合。”毕巍说。
还有一类客户正在直接面对技术难题:大量新业务伴随着“互联网+”出现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用新技术支撑它,并使它可与传统架构和谐共生?联想将这些问题的解答归入第三类纯技术导向的咨询服务中,即IT 规划设计咨询(ITTP),它将解决新IT和传统IT之间融合的问题。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一家业绩达到200亿元的农资标杆企业。过去20年中,其营销体系覆盖了中国乡镇。
和很多营销服务型企业类似,当单一类产品催生的销售体系渴望更大业绩提升时,传统的农资销售——受限于市场需求——已不足以满足。这时,营销体系资源被寄予厚望。在一个战略联盟的框架下,农用机械、汽车,甚至农村市场需要的医疗设施的销售和服务等都开始附载其上。
考虑到大量新业务已是面向To C的应用,这家企业选择必须依靠“敏态”的新平台来支撑它。同时,原有存在于SAP环境下的“稳态”业务仍需要保持并与前者互通。这项难题最终就是选择了联想的IT 规划设计咨询(ITTP)服务,第一期1500平方米数据中心目前已在交付中。
不难看出,角色的转变正发生在联想智慧方案覆盖或正在覆盖的各个行业领域中。我们很难说是“双态IT”的成熟改变了联想,还是联想正在用“双态”改变着行业。抑或,两者自始便相辅相成,相伴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