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戈 2017-3-23 5:3 浏览次数:5736
CeBIT2017,媒体采访区。华为企业BG总裁阎力大面对十数位记者,第一个提问由此开始:“华为是否已经是家平台型企业?”
此前华为提出“平台+生态”双轮驱动,再此前华为则肯定是家设备型公司,而其内部也一度坚信此定位。当然,销售“盒子”看似自嘲,但至少业务边界清晰,至少合作伙伴因此定位获得了更大的市场空间。改变,出现于2017年初,华为企业业务如此表态:未来能够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平台型企业不会超过三家,华为要成为NO.1。
由此,有了文章开头的提问;由此,媒体开始思考:一夜之间可以改变合作理念,但就技术应用实现、商业合作模式而言,华为的变化能否如此之快。
华为平台雏形
阎力大并没有立即回答媒体提问,而是将时间拉回到近30个月之前。2014年3月,阎力大出任华为企业BG总裁,7个月后,召开苏州会议,并首次提出“以业务驱动的ICT基础架构”。“此定位可视为华为‘平台’理念的雏形,当然,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惯性思维也使内部存有争论。” 阎力大说。
其实,IT企业一直存有“精英思维”,寻求不断以技术创新、产品迭代,引导需求,即以产品激发用户对应用的想象力。而“以业务驱动的ICT基础架构”是将产业链倒置,由引导需求,改变为满足需求,用户由此居于产业链顶端,合作伙伴成为服务的提供方,以及需求收集者,而ICT企业的业务定位,则从自上而下销售产品,改变为自下而上,以平台为基础传递能力。
在谈远一些,了解一下华为提出此理念的背景。其进入企业市场稍晚,虽没有技术包袱,但也总被称为:“me too,but cheaper”,即同样的质量,但是更便宜。如果被定格于此,华为今后就应归属于一家高端制造型企业,而非领导型ICT公司;如果被定格于此,用户也会因为哪怕便宜1元钱,就轻松决定换掉华为。
转折出现于企业开始关注数字化转型,出现于用户对IT系统的重新定位。如果IT系统依然并非企业核心,其价值就仅限于盒子,但如银行、运营商用户一样,IT成为生产系统,承载核心业务,甚至创新核心应用,其必然已具备不可取代性。
没有第三条路可选
由此,华为开始追求从“me too”到“me difference”,开始追求从设备销售,到平台合作。这里,记者收集到一组数字,华为进入企业业务市场6年,前四年复合增长率为25%,而在提出“以业务驱动的ICT基础架构”之后,在关注企业数字化转型之后,其年复合增长率提升至45%。此数字也从另一方面,验证了华为“平台思维”的可操作性。
“市场机遇就摆在眼前,传统烟筒式的IT系统,正在面临革命性的改变。未来华为企业业务还将继续保持每两年翻一番的发展速度,因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还将持续。5年内,如果你不能成为一家平台型企业,就必须融入平台,没有第三条路可选。”
云管端协同是核心技术竞争力
显然,以华为此前的积累,其必然首选成为平台型企业。但就其细分定位而言,其依旧聚焦ICT基础架构层,即ICT基础硬件平台和ICT基础软件平台(例如云操作系统、大数据搜索引擎等。应该说,如是业务边界与此前并无太多改变,但改变在于对ICT能力的传递方式,也在于与ISV的合作方式。
合作伙伴可以通过华为物联网平台,以及传感器、摄像头,现实海量数据采集。同时,通过华为的“管道”平台,将数据传输到云端。基于华为平台,合作伙伴的应用开发周期也将大为缩短,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
也就是说,“云、管、端”的协同能力,是华为ICT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华为提出成为 “第一平台”的底气。设想以下应用,没有云、管、端的协同,平安城市解决方案,如何将语音、视频、数据汇集到同一平台中,如何将消防、警务、医疗资源进行统一指挥。同样,云课堂、智慧医疗等解决方案也会因为“云、管、端”系统的协同,而更加流畅。
正在改变的商业模式
以上为华为平台在技术层面的地位,再来看一下,平台型企业所必须经历的业务模式变革。其实,希望成为一家平台企业并不难,但成为一家持续快速增长的平台企业,的确有些难度,且投资巨大。平台的价值既在于平台本身,而在于平台上承载的生态,就如航空母舰的威慑力不仅来自大舰巨炮,而是其搭载的各类舰载机。
以华为公共安全解决方案为例,其上就承载了海克斯康的统一应急指挥中心;数字冰雹的大数据可视化系统;依图的人脸识别系统。因此,“平台+生态”更理解为“平台即生态”。当然在商业模式中,用户可以选择平台整体购买,也可以根据对应用需求的迫切程度,选择购买部分平台,甚至还可以仅购买平台中的某一组件,例如大数据分析平台。
此外,既然可称为“平台即生态”,华为也必须重新定义平台与生态之间的关系,此也是华为平台战略中所要经受的最大挑战。其中既涉及文化观念、业务理念,也涉及华为自身业务流程的重新变革。例如谁决定整体平台的定价权,在项目如何进行利润分配。
最后说一句:从设备型公司,到平台型公司;从“盒子”型公司,到生态型公司;从单核驱动,到多核驱动,华为企业业务的定位并没有因此改变。如果说有所变化,即华为不仅是技术平台,也将合作伙伴的销售和服务平台。华为布局全球180余个区域的营销分支,也已向合作伙伴敞开,伙伴将因为与华为的合作,同样将成为其所期待的国际化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