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一冰 2017-1-16 10:4 浏览次数:7300
一
李老师,微软为什么不收购思杰?
当小王同学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老李的思路有片刻的停滞。这好像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多年前就有过很多问与答,要让老李从封存的记忆中挖掘出来,需要一点时间。
小王来到采编部还不到一年,可谓小白一枚。作为有着十余年从业经验的“老记”,李老师当然要事事帮助、提携一下。
二
大脑快速运转,老李很快就理顺了思路——那还得从long long ago说起……
在飞速发展的IT行业,五年前就称得上是久远。
想当年,红透IT整片天空的是——虚拟化。那时,思杰和VMware两家公司“龙虎斗”,凭借各自不可替代的技术及产品优势,进行着一场你死我活的拉锯战。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用这句话来形容并不一定合适,但很有趣的是,不论这场战斗的胜败,微软却已经毫无疑问地是这场纷争的赢家——Windows虚拟桌面得以快速、大面积地打开市场,带给到更多的企业用户。
这其间,身为“软件之王”的微软,也开发了自己的Hyper-V虚拟化系统,也有着一定的市场表现,但后来者终归略逊一筹。
三
李老师,您讲的这些,与微软收购思杰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其实,在这场拉锯战中,微软的虚拟化桌面大受其益——这仅仅是表象,更重要的是,微软与这两家虚拟化公司结成了密不可分的合作关系——包括如微软的操作系统、SQL数据库、终端服务等,都深深地嵌入到了思杰和VMware的产品中。
直白说来,当思杰和VMware出售他们自己的产品license时,同时还需要售卖微软相关产品license。
小王同学,你明白了吗?这和PC厂商的模式类同,销售出一台笔记本,就需要向微软交上一份windows的OEM许可费。
“知道什么叫坐地收钱了吧?可以说,当思杰或VMware每发展一个客户,其实也就是给微软发展一个客户。这样美妙的合作伙伴,哪里找?”
四
李老师,那为什么微软不直接收购了思杰或者VMware呢?
老李暗暗给小王旺盛的求知欲点了个赞,不过这位年轻的同学,还没有完全理解这其中的门道。
“话还没说完。你是想有两家公司同时为你找客户,还是希望你自己亲自上阵、去和另一家对手直接竞争呢?”
小王同学连连点头,他好像有些明白了。
再说,从通常的意义来看,收购的目的是什么?不外乎两方面,一是拿对方的技术或者产品为自己所用,弥补自身的不足;二是占领市场、争夺客户,消灭竞争对手。“仔细想想,微软收购一家虚拟化公司的必要性,到底有多大?”
随着市场的发展,虚拟化技术日渐底层化,成为了一种基本型的技术,标配于产品或系统中——微软会为一项常规技术买单吗?这有如,自己不会做饭也没有必要开个饭馆,饿了的时候直接去饭馆就行,或者点个外卖。
小王同学不断点头,他应该明白不少。
不仅没有必要,如果这么做还会产生副作用——降低客户的选择余地,将客户推向竞争对手。
说了半天,内容有点多,看样子小王同学需要回去好好消化一下。
还有啊,也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一点,“思杰很贵的,现在的市值大概就超过百亿美元,微软实在是太没有必要做这件事”。
五
那么,如今的思杰和微软,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
好问题。老李觉得小王同学具备了一个好记者的潜质。
虚拟化早不再是热点,当年的战争已成故事,思杰和VMware现在各自安好。
思杰也已经转身,他们现在主战场是——“工作空间Workspace”。
在而今云计算的新时代下,思杰倡导的是“工作空间即服务”(Workspace-as-a-Service,WaaS)。老李并不打算详解,这些就留给小王自己做功课吧。
至于思杰与微软的关系,老李专门提到去年五月两者的合作——基于思杰的XenApp开发下一代的Azure RemoteApp Service。
这一合作意味着,思杰将其XenApp的核心技术嵌入到微软Azure云平台,使得后者可以支持各种各样、品类众多的第三方企业级应用,加强在公有云领域的渗透力,其在企业级市场的扩张更加顺畅;
而思杰的WaaS解决方案,则能够通过Citrix Cloud作为云服务提供给客户,既可以作为本地应用部署,也可以在混合云及公有云中进行部署;对于客户来说,也有着充分的余地,选择任何适合自己的IT基础设施来承载WaaS解决方案。
这其中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思杰与微软的这次合作,并非排他性,意即思杰还可以与诸如AWS、阿里云等其他云平台合作。这与我们之前谈到的双方在虚拟化时代的合作一样——思杰越是打开局面,那也就是给微软带来更多的生意。
显然,思杰与微软的合作已经再上台阶,云计算时代给予了双方更广阔的挥洒空间,最直接的就是——合作给双方带来的商业机会,远远超出收购。
思杰就是这样“小而美”——“小”是相对微软的体量而言,“美”则是指其具有的独特竞争力,一直吸引着微软紧密相伴。
六
一切市场动作,都有其表面或者内在的理由。
就收购这个“古老”的话题,老李绕了一大圈、说了一大通,发现其实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梳理着思路。
回头看,小王同学正仰天愣神。
长江后浪推前浪,不管是做记者,还是做企业,在这个一日千里的IT行业,唯有“与时俱进”,才有可能不被拍死在沙滩上。这尽管是老生常谈,但老李心有戚戚地再次告诫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