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组织一次优秀智慧城市案例评选,我看在初选中,也不必聘请什么专家评委,统一开启“微信运动”功能即可。参赛项目可以设置为办理护照,或进行工商注册,标准是,看看哪座城市的市民跑路更少。此方式虽不利于运动健身,但足以使身心愉悦,足以衡量一座城市的智慧度。
让数据多跑路
由此引入正题,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智慧城市?较为传统的理解,智慧城市应该是由交换机、服务器、传感器、摄像头、光纤等,一系列硬件设备武装到牙齿的综合体。其中数据中心堪称大脑;光纤为神经中枢;传感器为神经末梢;摄像头为眼睛;各种应用子系统为脏器。
但其实再多的硬件堆砌,也与智慧程度无关。未来的智慧城市将从硬件定义,转为软件定义,即软件定义智慧城市。其中重要的衡量标准即是,即“让市民少跑路,让数据多跑路。”
当然,让数据多跑路又谈何容易,数据分散在政府各部门手中,融合汇聚、共享交换皆为难题。技术范畴问题可先放置一旁,关键在在于管理和运营。
在此方面,沈阳模式就颇值得借鉴。2015年6月1日,沈阳市正式成立大数据管理局。作为东北地区第一个大数据管理机构、沈阳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部门——沈阳市大数据管理局主要负责智慧沈阳的规划和实施,协调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打破政府机构现存数据共享壁垒。
截止2016年3月底,经沈阳大数据管理局协调,已经完成全市22个委办局的数据采集,以及城市级数据平台的建设。预计到2018年底,80%以上的沈阳市市直部门将接入统一平台, 50%以上的市直部门依托统一平台开放数据。从而形成跨部门的数据资源共享公用和统一开放格局。
沈阳模式
当然,沈阳模式的含义还不仅如此。其更深层的可借鉴意义在于——政府负责数据的管理和协调,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员进行操办。2015年7月15日,沈阳大数据运营有限公司成立,这是全国首家由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数据运营公司。该公司负责对沈阳市大数据资源的管理、激活、挖掘和运营。这就标志着,智慧沈阳已经从部署阶段推进到实质落地阶段。
在此过程中,中兴通讯负责建设智慧沈阳统一平台项目,并参股沈阳市大数据运营有限公司。此模式相当于在政府与供应商之间,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创新了运营者的角色,体现了真正运营的概念。
从运营公司与政府之间来看,二者相当于BOO模式,即运营公司基于政府需求而进行顶层设计,对应模块采购,联合社会资本投入建设,分担了政府大包大揽的建设义务与财政支出压力。政府只需通过服务采购按年支出,即可获取政府本来需要通过自身建设才能获取的同质或更优质的服务。而且运营公司又可以在专业的社会资本的支持下,形成持续的运营能力,对外部也可以产生相关的业务收入,盘活了政府股本金投入而形成的资产,扶持运营公司发展,进而实现产业效应。
从运营公司采购、建设统一平台的角度看,运营公司与集成商之间相当于BT模式,运营公司作为项目建设方,通过招标方式确定项目集成商,集成各供应商提供相应模块设备与建设。
在便民基础上惠民
从实际效果看,智慧沈阳也确实做到了“让市民少跑路,让数据多跑路”的目标。通过使用智慧沈阳统一平台,应用单位对目录数据查询的响应时间不应超过5秒,这相当与提高政府办公效率50%以上。甚至通过网上并联审批系统,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通过网上审批,可以足不出户办理相关事宜,往来审批窗口次数大幅度减少。
同时,智慧沈阳统一平台一期提供支持五大应用,“我的沈阳”门户网站就是其中之一。目前“我的沈阳”用户量已经达到50万,通过此网站市民进行水、电、气、电话等生活缴费,及网上办证申请。
此外,通过数据融合,融合市民卡代替了原来的各种各样的卡。市民卡将分批逐步整合市民日常生活中的各项服务内容,涵盖公共服务、商业、金融、交通等,实现一卡多用、一卡通用,在结合大数据分析后实现市民服务的定制化与个性化。
当然,如果智慧沈阳如果只实现以上功能,只能称为基本合格。何为优秀?智慧城市不仅要“便民”,更需“惠民”。税务来之于民,也要用之于民,同样,数据也来之于民,更要用之于民。
由此也引出了“让数据多跑路”的另一层含义,即数据开放。对于政府各部门而言,统一、开放的数据平台,意味着可提供政务、交通、卫生等行业大数据挖掘分析服务,提供城市发展规划意见、城市发展白皮书等咨询服务。
而对于市民和企业而言,他们同样期待数据开放。实现了数据开放,我们可以随手查询“老懒黑名单”,不跟没有诚信的人做生意;我们可以不必在被房产中介忽悠,自己判断未来地产的涨跌趋势;我们也可以必不再耗费几个月调研、制作投资计划书,所有行业数据、区域数据均一目了然。
数据就是产业
当然,向社会各界开放数据,还可以带动大数据行业的发展。开放数据访问,并且提供开放的开发环境,以及开发社区,为大数据合作生态圈的建立提供技术基础。
金融服务机构和数据评估机构可积极提供数据交易撮合服务,完善以数据交易为核心的金融服务体系,丰富数据金融衍生品,加快推动数据跨区域、跨行业流通。同时,例如沈阳,正在通过成立大数据产业和应用联盟,发挥大型骨干企业的引领作用,联合特色鲜明、灵活高效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共同构建以数据为核心资源的涵盖研发、加工、采集、存储、商业化应用及衍生服务的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
目前沈阳已完成培育10家大数据应用和服务企业。计划到2018年,通过城市统一平台的建设,促进政府培育3家核心龙头企业和100家大数据应用和服务企业。可以想象一下,一旦沈阳大数据生态系统形成,其可以为政府、企业、市民提供多少项服务。在我看来,这将远比一个智慧城市基础建设项目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