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杰和张云霞怎么也想不通,两人联合创立的宝德科技,早在2002年就以“创业明星”身份登陆香港创业板。而时过十余年,宝德科技市值仍维持在10亿元港币线上下。相比A股TMT领域同类公司动辄三四百亿市值,这让李、张二人一直难以释怀。如果仅以宝德计算机回归A股,每年一亿多元的净利润,市值也应在200亿上下。
于是,他们动了私有化的念头。当然,这已是一年以前的事情。而在7个月前,太极股份首次接触宝德,初期意向仅限于战略合作。但得知李瑞杰的私有化计划后,太极也就动了收购的念头。此后的事,想必各位都有所关注:最终太极股份以16.66亿元价格收购宝德计算机。
从短期回报看,宝德科技回归A股也许是最佳选择,毋庸置疑,资本价值最大化,但如果看长线,以产业发展趋势考虑,李瑞杰和张云霞最终还是选择了太极。
这不是故事的全部,只是故事的开始。
太极转型IT产品供应商?
对于此次收购,浪潮、联想、华为、曙光等首先会极度警觉,太极公司的目的何在?是否会转型为IT产品供应商?毕竟在服务器市场,宝德依然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而太极股份也是一家具有服务器、小型机情节的公司,1987年成立之初,即成功研制,并批量生产太极2000系列小型机,连续6年市场占有率超过50%,打破了我国小型机市场国外产品垄断局面。
而对此猜测,太极股份几乎是给予了否定的回答。其实,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淮松更愿意将,太极收购宝德,与甲骨文收购Sun进行类比。甲骨文收购Sun获得了软硬一体的客户服务能力,而且因为有了硬件平台的深度支撑,甲骨文的软件性能也可发挥到极致。
太极的基本思路也是如此,刘淮松表示:太极的目标依是做“中国最优秀的IT服务商”。 即使完成对收购宝德,太极股份也不会成为一家服务器公司,其仍会专注于IT服务,更确切地说是,围绕云计算系统的IT服务。通过收购、整合宝德,将强化太极股份云计算基础平台方面的能力。
也就是说,太极股份收购的是宝德的能力,而并非只是产品。
太极的“大系统”情节
其实,近三年来,太极股份一直在思考,应该以什么姿态拥抱云计算?实际上,太极在思考的问题,也是国内顶级方案商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公有云大行其道,成本低,宣传舆论铺天盖地,而且对行业市场一向虎视眈眈。
传统IT服务商还要不要做云计算IaaS层业务,通过资本运作,整合几家在行业市场有突出一技之长的方案商是否是更好的选择?即使不放弃IaaS业务,依然采用战略合作方式行不行,不收购行不行?
但毕竟每家企业的基因不同,企业的业务结构不同,企业所面对的客户群体也不同。在细分市场中的“轻型” IT服务提供商,适合以基于SaaS应用为核心,进行模式创新。
相比而言,太极股份属“重型” IT服务提供商,与其说其有服务器情节,倒不如说其有“大系统”基因。正因此,太极不会成为一家轻型SaaS公司。太极股份以向关键行业,提供“大系统”为核心竞争力。如果局限于SaaS层应用,而不具备IaaS层能力,太极的行业应用将始终飘在空中,串接不起来,也不可能充分发挥太极“大系统”基因本应的优势。
太极的先下手为强
可见,太极股份的选择是,必须做云计算底层基础架构,必须做IaaS,但如果不进行资本运作,不收购宝德,行不行?毕竟如此大手笔的收购,开弓没有回头箭。对此,太极的判断是:“我不代表中国所有IT服务提供商发声,收购宝德只是太极的选择,是结合太极优势的最佳选择。”但如果现在不采用收购措施,随着产业格局的变化,三年之后极可能将没有独立的服务器厂商存在,一旦错失机会,今后也不再会有合适的收购标的。
就服务器市场格局分析,联想、浪潮、华为、宝德处于第一集团。而在此之下,几乎多是默默无闻的草根企业,因此收购宝德是最佳选择。从此思路分析,太极在云计算产业中,已经先下手为强,在太极之后,出现第二家具有自主可控、软硬一体云计算交付能力的IT服务商,将越来越难。
其实,在收购宝德之前,太极一直在征询上级集团主管部门、业内专家、甚至政府相关部门的意见。得到的结论是,“大系统”交付能力是太极的核心竞争力,强化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提供软硬一体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太极在云计算领域的核心能力,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较快获得,也可以通过自身研发能力自然生成。但我们判断是,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机会不能错失。”刘淮松说。
产业生态一直在发生变化,未来云计算产业生态中,不一定是华为与浪潮等产品品牌间的竞争,而是IT服务提供商之间的竞争,例如太极云与××云之间的竞争。IT服务提供商,将从后台走向前台,从产业链的底端,走向顶层。从这个角度看,收购宝德,狭义上,太极已在八家系统集成特一级资质IT服务国家队中,抢跑一步;广义上,太极将成为云计算软硬一体服务流派的代表企业。
太极的几招闲棋
其实,2010年太极股份上市之后,其几次资本运作颇受外界争议,甚至被视为政治联姻,作为IT服务国家队之一,太极有义务承载产业使命。但太极股份也是一家上市的商业化公司,参股国产基础软件,并非最佳投资。
而现在看来,之前的几招“闲棋”,现在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此前的一系列注资、收购、战略合作中,太极已经完成了在基础软件领域的布局。
基础软件是自主可控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2011年,太极股份收购人大金仓30%股权,随后又进一步增资,成为人大金仓的第一大股东,完成了在数据库领域的布局;2015年7月, 太极股份以现金5880万元战略投资金蝶中间件,完成了在中间件领域的布局;同时,太极股份加强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电科集团旗下上海普华基础软件有限公司(操作系统软件企业)的紧密合作,逐步形成较为完备的国产基础软件体系。
如今落子宝德,之前的几招闲棋被悉数盘活,棋至中盘,已形成 “大模样”,不失为埋线千里的一招好棋。目前,在IT服务供应商中,也只有太极股份具有自主可控、软硬一体的云计算解决方案能力。当然,PaaS层可能将是太极下一阶段重点投入的方向,刘淮松表示,首先将对人大金仓、量子伟业、以及宝德云平台等管理软件进行整合,同时加强自主研发投入,强化太极PaaS能力。
太极会不会没朋友
由此可见,太极股份在SaaS、PaaS、IaaS均有布局。由此,业界也还有一层担心,一旦太极形成软硬一体的云计算能力,其是否还会与其他IT企业保持合作,太极会不会没朋友。毕竟云计算不能依靠单打独斗,必须要依托生态圈生存。
“这也是并购前,太极内部集中讨论的问题。整合并购可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但是否会影响太极的生态圈。”刘淮松表态,收购宝德首要目的是,形成差异化竞争能力;其次,在云计算生态圈中,太极股份将始终保持开放态度。
其实,以年初阿里云获海关总署8千万大单为代表案例,说明互联网云计算服务商对行业市场窥觊已久。而今后在此类项目中,太极,以及传统IT服务提供商必须成为差异化竞争能力才有胜算。
此次收购宝德,太极强化了对“大系统”的服务能力,对“大系统”的整合能力。刘淮松说:“毕竟公有云在满足客户需求方面,依然面临挑战。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私有云因其独立的服务体系、稳定性的系统架构,以及安全性,仍然会是关键行业客户、政府客户的首选。”
但即使这样,太极对与公有云服务商也依然采取开放的态度。“太极不可能进行过重的固定资产投入,在云计算产业生态中,计算资源可以通过合作获得,小而全不符合云产业发展趋势,但前提是,太极的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必须具有差异化。”刘淮松说。
另一方面,在产品端,太极的态度也相当开放,“在党政、国防、公共安全、交通、电力,以及智慧城市等领域,太极将率先尝试突破,提供软硬一体、自主可控,具有差异化的云计算解决方案,而在更多的行业,太极的态度始终坚持开放。”
其实此前,太极一直与华为保持着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浪潮的合作也相当密切。“太极股份不会过分不追求宝德服务器销量的提升,我们更看重宝德服务器,在未来云计算基础架构中的定制能力。未来云计算市场必然相互竞合,但合作一定大于竞争。”刘淮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