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戈 2015-11-30 11:36 浏览次数:1676
总感觉,浪潮K-DB数据库与国产大飞机C919有几分相似之处,都被媒体广泛关注,希望能打破国外企业的市场垄断。当然,对于市场表现,各方还有待观察,毕竟一架飞机承载着乘客的生命安全;一套数据库承担着企业的核心业务。
为什么要选择K-DB
对于国人的每一次技术突破,现在很多人的态度不会如“两弹一星”般的欣喜,而是谨慎的怀疑。就像国产大飞机C919的下线,也像浪潮发布K-DB数据库。习惯了坐波音和空客出行的中国人,是否愿意尝试一下C919?同样,习惯使用Oracle和SAP数据库的用户,是否愿意购买基于浪潮天梭K1的K-DB数据库。
我没进行过严谨的问卷调查,但相信两者的比例应该差不多。其实,现在揣测C919和K-DB分别能拿下多少市场份额确实还为时尚早,其现实意义更在于,它们已经为用户提供了多一种的选择。
在浪潮公布的官方资料中,K-DB具有如下优势:采用多进程多线程、多版本并发控制,具备高可用集群、异地容灾等高级功能,可以广泛应用于大规模交易系统等企业关键业务场景。
从书面上看,不错的产品,但用户仍不可能仅靠一纸新闻稿就决定购买意向。为增强说服力,浪潮以数据说话。其实早在8月30日,在浪潮开放日活动中,盖国强等数位国内数据库专家就对K-DB与Oracle相关产品进行过比对测试。结果显示,K-DB在处理OLTP业务等方面已经与Oracle不分伯仲,某些指标甚至超越Oracle。
当然,该项测试并不一定能说明K-DB数据库优于Oracle的产品。只是在优化和定制的情况下,K-DB数据库表现的不错,但这已经足够有说服力。浪潮集团副总裁彭震说:“目前,K-DB只会应用在天梭K1中,在进行对比测试之前,浪潮针对K-DB在天梭K1上做了大量的定制和优化,而且实现了芯片级的优化。”
由此可见,能做到芯片级优化才是K1+K-DB的核心竞争力,业内能实现此种优化IT企业恐怕也没几家。因为即使是再亲密的合作伙伴,也不可能将底层源代码原封不动地开放给对方。而K-DB是由浪潮和韩国第一大企业级软件提供商Tmax公司共同研发,共同研发,联合拓展市场,也就使两家公司有机会坐到一起,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
K-DB不是香蕉产品
当然,就因为与韩国Tmax公司的合作,也有人质疑K-DB是“黄皮白心”的香蕉产品(当然,韩国也是黄种人)。对于此质疑,可以参考一下对C919国产大飞机的判断定位。我们不能因为C919的发动机、航电核心处理系统、部分材料采用老外提供的产品或技术,就质疑C919的国产化属性。
判断一架飞机是本国制造还是组装,一般看三个标准:其一,整机的产权归谁?其二,研制整机的核心团队是谁?其三,整机研制的关键环节掌握在谁的手里?
同样,基于对C919的判断,我们也不要质疑浪潮K-DB数据库的国产化属性。然而浪潮更愿意强调K-DB是一款“自主可控”的产品,浪潮集团副总裁胡雷钧表示,浪潮对K-DB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针对K1做了大量优化和适配开发工作,同时在K1上验证了16000个测试场景,包括自动化功能测试15000个,以及手动的功能/性能测试1000个。
“自主可控”在K-DB很多功能上体现了这一点。K-DB主打一键迁移功能,从Oracle到K-DB的迁移工作,包括数据结构的比对、SQL语句检查等,都可以由工具软件自动完成。同时,K-DB支持各类接口标准,也支持Oracle非标准SQL语法。当客户数据库从Oracle迁移到K-DB后,代码几乎不需要修改。
云和恩墨创始人 、Oracle ACE总监盖国强表示,对于大量的行业用户来讲,集中式OLTP技术仍然是唯一可行的技术选择,基于浪潮天梭K1和K-DB的数据处理平台为用户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让中国用户从无可选择的“IOE”时代进入可以选择的“后IOE”时代。
长得帅 但不能没朋友
当然,K-DB也并非没有短板,Oracle能有今天的成就,除了过硬的技术,更重要的是,拥有强健的生态体系。而在此方面,浪潮刚刚起步。
目前,围绕天梭K1的主机生态的发展,汇聚了一批中间件、数据库等平台软件供应商,包括IBM、SAP、达梦、人大金仓、南大通用等,目前,国产主机系统产业联盟成员已经达到58家。应该说,K-DB数据库的加入,进一步完善了K1的生态系统。
当然,对于一家硬件公司,开始触及软件,这本身就是新闻,新闻的焦点自然是,浪潮的边界在哪里?浪潮是一家硬件IT公司,可以做软件,进入通用软件市场也是非常流行的思路,但其实浪潮集团也是一家软件公司,在政府、烟草等行业有竞争力不错的应用软件。此后,K-DB数据库将以何种态度,面向方案商群体进行推广?对此,
浪潮集团渠道总监王峰表示,浪潮未来将以平台战略为主,数据库不是独立产品,必须与行业应用软件结合,交付给客户。K-DB只会在K1业务平台上应用,浪潮不会触动合作伙伴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