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大客户事业部营销总经理刘征:联想的“Open+”联盟里,
联想与合作伙伴不是简单的集成和被集成,而是从一开始就进行联合创新,共同推动客户应用的落地。
跳脱传统基于“生意圈”的
IT生态结盟方式,进而凸显用户的价值目标,这是联想“开放架构战略联盟”最为明显的一大特征。
这种价值目标对应的是一种新的服务模式:CIO将不再需要从不同产品供应商处,获取各异的转型建议、指导和经验分享,进而自行消化;取而代之的,是由一个联盟的声音传递的相关信息与经验。
联想在日前举行的“2015联想开放架构大会”宣布了这一联盟的成立,同时还发布了其企业级业务的核心策略——“Open+”。
目前,联盟的首批成员包括了联想、Intel、Vmware、SAP、Redhat、中科软、东华
软件、软通动力、北明科技、荣之联等。
联想希望通过这一努力,消弭硬件与软件供应商的传统抵牾,“让用户无论从哪个信息源,都能分享到同一种经验。” 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大客户事业部营销总经理刘征介绍说,后续生态联盟将主导成员展开联合市场活动。例如,深入彼此的
解决方案演示中心等。刘征说,这将是向用户传递统一信息的基础模式。
脱离“集成与被集成”
尽管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带来的优势已经打动了传统政企用户,但要帮助这些用户真正开始创新与转型,却并非易事。毕竟传统政企用户的IT环境,其复杂度远高于一般的互联网企业。
当客户考虑未来的超融合架构时,软硬件供应商都无法单独地描述完整的IT系统趋势。基于此,刘征认为,在这种复杂环境下的创新与转型,需要借助一种新的生态链业务模式,即通过联盟协同生态圈不同角色,基于对企业转型的需求和认知,整合出统一的理念为用户提供转型支持。他介绍说,目前联想已经提出了一些实践经验,并正将其融入联盟。
刘征表示非常认同VMWare大中华区总裁宋家瑜在“2015联想开放架构大会”上对生态圈的判读:即不同的生态圈代表的市场认知和对价值方向的判断是不一样的。
刘征说,联想发起“开放架构战略联盟”,是要永远给用户以自主选择的机会,这也是联盟最具有价值的特点。而联盟的发展也不会追求成员数量,更没有主次之别,包括联想也只是倡导者——每个成员都可能成为“牵头人”,其聚集的关键在于“价值共识”。
也正是基于此,刘征表示,联想将携手联盟成员,打造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开放的生态系统。该系统中包括了平台系统提供商、平台软件的提供商、关键部件提供商、应用软件提供商等众多角色。
刘 征以与软通动力的合作为例描述了这一联盟的合作特性。此前双方已经在智慧城市相关领域展开合作,为各地、各级政府提供可靠、高效的智慧政务平台和完整的软硬件解决方案。
在这一合作中,两个技术团队的协同成为了合作的核心,配套的商业模式取代了传统方案商提需求,供应商按参数提供基础架构平台或产品的模式。
“它脱离了简单的集成与被集成的概念。”刘征表示,联盟内的合作将为用户构建一个完整的超融合架构。与此同时,生态联盟自身的开放性,则有效地保护了用户自由选择的权利。
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左春表示:建立了这个联盟之后,中科软将实现上下游技术融合,
并将和联想、Vmware等联盟成员做一些服务的层次划分。最终,让我们的客户体验达到最优。
走向技术甚至业务重构
联想自身也是非常传统的企业,其IT建设经历过一个典型的开放历程,自然深解其中味。性能攀升的x86
服务器,让联想在2009年得以将核心应用从小型机迁移至x86;而后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逐渐成熟,联想又有了自己的私有云解决方案,这就包括了SAP和HANA的相关实践等。直到如今,互联网又推动联想运用开源技术打造出电子商务系统……
联想数据显示,利用开放的IT架构,联想在确保性能、可靠性等关键技术指标与小型机相当的前提下,实现了更佳的扩展性和灵活性。在过去的十年间,联想的系统容量扩大了数百倍,采购成本却相对降低了22倍,运维成本相对降低了440倍。开放架构不但有力支持联想存量业务平稳运行,而且
充分适应业务的快速变化和调整,加速新业务上线,提供了实时的商业洞察力,有效满足了增量业务的爆发性增长需求。
这是一个典型传统企业的成长路径:IT技术从最初由个别厂商主导,且软硬件紧耦合的封闭状态;逐渐走向标准化与软硬件松耦合的开放;继而发展到今天的融合——平台化与软件定义,以及与之伴生的生态圈聚合;以及最终走向技术甚至业务重构的未来……对这些经验的总结,也成为了今天联想帮助客户完成IT转型的经验指导。
刘征引用知名的协和医院为例,该医院的IT系统多达70多个,由40多家供应商提供。运维和管理这样一个庞大的IT系统,其难度可想而知。“而如联想收购的Flex系统,已经完成了融合的起步。仅此,就可以大幅降低用户建设和管理难度;而接下来的超融合,将由软件定义驱动。它将提供给客户更加便捷的平台化交付方式。”刘征说。今年早些时候,联想已推出了如ThinkCloud超融合的架构平台。
他强调说,重构不止是IT模式的重构,还包括了业务模式的重构。毕竟,数据引领的技术发展将为企业用户提供更为丰富的业务决策支持,这将带动业务创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