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量已经达到71.5亿人次,总人数已经达到两亿多人次,医疗机构的增长和入院人数的增长率趋缓;居民健康状况持续改善,人均寿命达到74. 83岁、孕产妇死亡率已经下降到十万分之20.7,农村和城市健康体检差距逐渐缩小,保健意识逐渐增强。
医疗信息化的进展与现实挑战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根据顶层设计,医疗行业正在加强信息标准、信息安全建设,逐步建立了国家级人口库,去年已经实现了和三个省级国家平台和44家医院的连通,今年10月底要与31个省市实现全国连通,实现集中的招标、采购、配送和使用以及在线监管;医保服务的信息系统逐渐完善,网络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逐渐提高,惠民、便民效果逐渐显现。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孟群指出,我国医疗行业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如医院资源缺乏、分布不均衡,服务水平和能力不足,药品格虚高。因此,医疗行业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是医疗行业的信息化内涵、外延和边界有待明晰,二是调动医院医生的积极性,三是更好地让居民和患者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四是产品、标准、准入缺乏监管,五是信息安全、隐私保护有待加强,六是政策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
以大连为例,大连现有2500多家医疗单位,从业人员近5万人,三甲医院仅次于沈阳,人才济济、实力强大。但医疗服务业规模仍然比较弱小,水平还不够高。
“如何能够迅速地赶超?”大连市副市长卢林相信,突破点一定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业方面:“如果把互联网应用到医疗服务业中,将现有医疗资源结合互联网,整合到全世界的资源,大连的医疗卫生水平一定会得到大大提高。”
互联网+医疗:新的机遇
孟群认为,所谓互联网+医疗,就是以互联网作为载体,以云的技术作为支撑,与传统的医疗行业医疗服务业健康服务业深度地融合,形成的一种新兴的医疗服务业。
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刘积仁也坚信未来互联网+健康医疗这种模式将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互联网将帮助医疗解决“安全、法律依从、数据支持、信
任、医疗资源放大”的问题,云时代下的健康医疗行业也将向“分级诊疗、协同医疗、资源放大、科学诊疗、终生全流程”的方向发展,“提高效率型、教育顾问型、咨询引流型、云医疗型”将成为互联网医疗的常见应用模型。
据统计,2014年,中国在互联网医疗方面的投资已经超过14亿美元,但与美国相比40多亿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互联网医疗投资的热潮主要涉及基因检测、医药电商和可穿戴设备及相关的分析和医疗设备三个领域。
互联网医疗投资火热的背后存在四大因素。一是需求的驱动,如人口老龄化,慢性非传染疾病,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等;二是政策驱动,如政府提出的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相关意见,包括关于包括互联网+在内的政策;三是技术的驱动,包括
云计算、大数据、
物联网、
3D打印以及机器人、基因检测等在内的新技术的应用,推动着我国互联网+医疗产业的发展;四是资本的驱动,BAT、苹果、谷歌等业界巨头以及IBM、微软、东软等厂商无一不对互联网+医疗领域高度关注。这四大驱动必然推进我国互联网+医疗快速地发展。
互联网至少会在可穿戴设备的广泛应用以及打破医疗资源的均衡性等方面给人类生活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如医药电商加入到互联网+的行列后,将大幅降低药品价格;互联网+医疗在实现电子病例实现交换后,可大大方便就诊。刘积仁提醒说,互联网对医疗行业来说是一场变革;尽管互联网的功能足够强大,但它不能解决全部问题。
重塑健康圈
“互联网+医疗加快推进分级诊疗,方便病患,降低费用、方便管理管理”。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樊代明表示:“互联网+医疗必将重塑健康圈。”
高级副总裁、东软熙康公司董事长兼CEO卢朝霞表示,东软正在致力于医疗生态系统中的各方打造一个开放的、交流的平台,为促进中国健康医疗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而互联网+医疗就像大海一样无边无界。她期待所有人一起努力,去创造互联网加医疗健康这样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