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到端、以客户为中心,是伊顿全供应链管理的两大特点。
伊顿供应链管理的一大特点,在于以客户为中心,是对“端到端”的全供应链进行的管理。即从上游供应商的管理,一直延伸到向客户交货,甚至售后服务。具体而言,它至少包括了四部分内容,如传统的采购管理、配合新品研发寻求供应商开发、工厂业务管理,以及销售与服务流程管理等。
高水平供应链管理追求的,是在保持动态平衡中不断地寻求创新。伊顿电气集团亚太区电能质量供应链总监郑晔认为,这个平衡基于端到端的信息交互,涉及成本、服务、产品质量等核心内容。“持续的创新能够使得整个平台的竞争处在较高水平,通过不断打破原有的平衡,提升整体水平。”他说。
创新打破动态平衡
在伊顿,供应链管理的创新至少会看两个方面,一是如何与供应商在产品开发中进行设计创新,以满足市场对产品创新的需求;二是如何与供应商、合作伙伴或客户相互协作,对成本及流程进行优化。前者是单纯的技术创新,而后者则是一种模式的创新。
UPS产品有一个叫做效率转换率的参数指标,其表现直接与半导体和互感器这两类元器件相关。早期,伊顿某款全球产品的参数表现,与本地化需求不匹配——这条从客户交互中得出的信息,很快就传到了伊顿供应链管理的顶端——两家元器件供应商。
郑晔回忆说,在多方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伊顿很快便推出了优于竞品参数指标的新品。这是一个简单的案例。在整个流程中,上游供应商与客户同时介入了伊顿的供应链管理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产品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往往需要相对复杂的外部条件。
信息交互成就“以客户为中心”
伊顿作为一家全球性的公司,却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本地公司的特质。对于供应链管理而言,这种本地化的好处在于,它能够更好地满足本地化的采购需求,如特殊的采购周期等。
伊顿供应链管理中所强调的“交互”功能,最大程度上发挥了本地化所能带来的价值。郑晔说,基于信息交互流程,伊顿、经销商和客户间保持了顺畅的
沟通。而这种沟通能够为伊顿提供更为准确的需求预测,并最终在销售、库存和运营等方面获得更高的客户满意度。
市场中存在有可预测的需求,同样也存在少量无法预知的突发性需求。而这种无法预知,则是对厂商供应链管理的一大挑战,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客户满意度。
供应链流程体系的完善让伊顿具备了应对这一挑战的能力。作为供应链体系的组成部分,一条“绿色通道”被开辟出来。它的一端是客户,而另一端,则直达工厂。
服务客户的管理人员会依据既定标准,来判断是否帮助客户进入这条通道。一旦需求的紧急程度达到标准,管理人员就会在第一时间“按下按钮”。
“流程体系会自动将需求传递到各个相关部门,直到工厂端,而不需要人为干预。”郑晔说。这一既定的流程让执行力最大化,客户为中心的供应链管理由此也可见一斑。
供应链是核心竞争力
产品价格竞争的核心是成本竞争,而产品的成本,有约70%左右,在设计过程中已经被确定下来。因此,郑晔说,伊顿会确保在与供应商的合作中,从设计环节对这70%的成本进行优化,而剩余30%的成本,则需要通过供应链管理的其他环节持续进行改善。在这一与供应商的交互过程中,伊顿实现了供应商的优胜劣汰,并基于此实现市场表现力的提升。
此外,郑晔介绍说,如在技术领先和绿色环保上等方面,在伊顿产品研发前期,供应链管理就已经遵循相关策略,促使供应商将与策略相关的新技术、理念等,完全融入新品开发中。
绿色环保与社会责任在伊顿公司策略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一策略直接体现在了供应链管理的各个环节。郑晔介绍说,伊顿对上游供应商的考查,绿色环保、企业行为准则、当地法律法规遵从等内容,都被放入了考查内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