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背景
“互联网+监管”是提高监管效能、创新监管机制的有效手段,是打通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创新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明确要求要积极推进“互联网+监管”。2018年10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关于《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方案》的汇报。会议决定,为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加强和创新“双随机、一公开”等监管方式,依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互联网+监管”系统,强化对地方和部门监管工作的监督,实现对监管的“监管”,并通过归集共享各类相关数据,及时发现防范苗头性和跨行业跨区域风险,促进政府监管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
应用场景
构建风险预警场景模型、创新“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信用监管、非现场监管等监管方式,打造“规范化、协同化、精准化”智慧监管模式。
方案概述
基于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互联网+监管”系统,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监管水平,及早发现风险隐患,加强对监管的“监管”,用公正监管管出公平、管出效率、管出活力。通过建设“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规范监管事项清单,联通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互联网+监管”系统,汇聚重点领域监管数据,以信息化手段实现监管事项全覆盖、监管过程全记录、监管数据可共享,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联合监管、“精准监管”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支撑。“互联网+监管”系统主要建设内容为“11223”:
“1”张清单,编制一张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的监管事项目录清单;
“1”个大数据中心,联通、归集、整合、共享各地区各部门监管信息,提供大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2”个系统界面,即服务界面和工作界面;
“2”个支撑系统,包括标准规范支撑系统、安全和运维支撑系统;
“3”个应用系统,包括执法监督系统、风险预警系统、决策支持系统。
方案价值
“互联网+监管”系统从数据共享方面推进跨部门协同,实现从职能部门“单打独斗”转变为协同监管,破解政府治理“碎片化”问题,通过风险预测发现潜在风险点,及时从源头治理,形成立体、全方位的协同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