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案商 > 同创永益:云转型谈何容易?谈共识!

同创永益:云转型谈何容易?谈共识!

2014-12-29 14:14   来源: 商业伙伴   作者: 祁萌

基本信息

面向行业
应用领域

 

北京同创永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柯认为,与客户“达成共识”
是方案商转型的首要前提,期间与领导性厂商的通力协作尤为重要。
 

       “鸡与蛋”的矛盾源于经验主义的偏见。动辄谈先有转型需求的客户,还是先有转型成功的方案商,都毫无益处。

       直到2012年,第三方软件代理及服务几乎一直都是同创永益的全部业务。也正是在这一年,一个业绩占比不足10%的新业务,让这家创建于2009年的公司开始彻底蜕变。

       虚拟化、分级存储、全闪存等技术的普及满足了用户对存储服务的更高需求,但同时,后端趋于复杂的管理问题也日渐突出。

       上游厂商往往有很好的存储监控及容灾管理工具,但涉及跨平台或贴近用户需求时,本地化合作伙伴的价值就会显现出来。

       基于这一背景的判断,同创永益从软件销售与服务,转向了自有产品的发展。这项新业务最终让同创永益形成了三大自有产品,包括同创私有云管理平台解决方案、自主研发的IStorM Storage存储监控产品,以及IStorM DR容灾管理平台等。

       至2014年底,同创永益该项新业务的业绩占比已超过60%。其中,自有存储监控软件产品IStorM Storage更是进入央采平台——同创永益成为该品类入选产品中,唯一一家国内公司。在国产化背景下,这一点,显得尤为耀眼。

“你们一个卖存储的……”

       故事是这样开头的:所谓方案商转型,在朱柯看来,关键在于能否与客户在“共同转型”上达成一致。“尤其是中小企业客户,”他说,“转与不转,往往就在一念之间。”朱柯是北京同创永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所谓“刹那便是永恒”。同创永益显然是找到了这类能与自身业务转型相匹配的客户,并因此彻底改变了公司的业务性质。

       与客户“达成共识”,是同创永益遇到的最大难题。相比之下,那些所谓技术升级,管理创新等,暂时都不是太大的问题。

       这类潜在客户并不先天地呈现在市场端。要让客户认同技术与业务趋势的判断,“意见领袖”的价值尤为明显。在趋势判断上,方案商的说服力无疑逊于厂商;而要与客户达成共识,厂商的参与由此变得非常重要。

       2012年,同创永益和EMC渠道部门开始有了沟通。这一年,最终也成为了同创永益的“转型元年”。

       “EMC是存储行业的领袖级公司,有自己的云计算软件、存储监控和容灾管理工具,但涉及到在异构存储环境应用和中国用户各种本地化需求时,就需要合作伙伴协作实现落地。同创永益在多年第三方软件项目实施过程中积累的落地能力,和对客户需求的深入把握就变成了双方合作的重要基础。”朱柯说,“而落地的机会,需要大家一起和客户‘碰’出来。”

       找到并说服客户的过程。简单,却不易。

       “EMC的做法,颠覆了我的想法。”朱柯回忆说,2013年,EMC邀请渠道伙伴参观其在海尔实施的项目。他注意到,EMC的员工,“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在和客户谈客户的业务发展。

       “在我过去的理解中,你们一个卖存储的,和客户谈什么业务?”朱柯说,EMC让他惊讶:从渠道销售到技术人员,围绕与客户的业务沟通,理念非常统一。“真的是从上到下”。

       要知道,谈业务就要带合作伙伴,而合作伙伴又往往在厂商的控制力之外。所以事实上,EMC是在帮助合作伙伴做推广,这就是真正的第三方平台。

       这是EMC的渠道策略。一方面,EMC在帮助合作伙伴做推广;另一方面,还在打造一个虚拟平台,并以此促进合作伙伴之间的方案整合与协同销售。“未来的趋势是这样的”。

       EMC北区每两个月组织一次合作伙伴的聚会,让大家分享最近思考的问题,无论生活还是工作。朱柯说,他很愿意参加“俱乐部”的活动。“大家在业务上也许有竞争,但在产品和方案端都有更大的合作空间。”

       一些人做EMC的高端存储设备,他们需要运维平台时就会找同创永益;而同创永益强在软件,为客户实施复杂存储系统时,就会找到前者。“还有公司擅长服务器虚拟化或者桌面虚拟化等,都有特长,都不一样。”朱柯说,这些内容,都可以在EMC的沟通平台上了解到,对接好。“一句话,东西好,圈子好。”

那时,贡献值为0

       即便是与客户同步转型,偏离传统业务的后果仍无法回避。这一时期,同创永益放弃了一部分原本可以到手的利润。

但在另一端,万象更新。

       公司转型后主打的产品是私有云平台与存储监控平台。在这个方向下,公司原服务于软件贸易的项目型技术人员,全部转型自有产品。最终这些产品成为了今天同创永益的核心产品。

       而相比技术人员的转型,难度更大的,是售前或产品经理。此前的产品贸易与服务中,销售经理习惯“打快单”,甚至连工程师都不用,便可以自己搞定。而转型后,无论是把握和引导客户需求,还是对自有解决方案的理解,对大家都是挑战。

       同创永益为此煞费苦心。公司单独成立了培训部,直接由朱柯负责,外聘讲师,并设立了“培训银行”。

       在这个虚拟银行里,无论参加培训还是培训同仁,员工都能获得积分。在制度引导下,积分与工资、奖金直接关联。此外,管理层培训、精英培训(潜在管理层)都独立出来,以照顾到不同员工的学习需求,同时着眼未来。

       让朱柯记忆犹新的是,同创永益其时对EMC的业务贡献值为0,而EMC在这一时期却全情投入。

       “我们是新兵,EMC在这一时期,帮我们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培训和认证投入。”朱柯说,一些厂商的渠道部门“权力”不大,虽然渠道计划设计得很好,但在对于软件开发商非常重要的技术支持上,却往往因“无法调动技术人员”,而形成了技术支持的瓶颈。

       相比之下,EMC在渠道技术支持方面,人员配备充足。所有问题,极少在48小时内无回复。“我们接触大小几十个厂家,少有能做到这点的”。朱柯说,甚至公司内部的产品开发会议,EMC也会参加,并协助对产品进行定位——一方面,从软件产品开发时,避免了与EMC产品在功能上出现重合;另一方面,基于硬件平台合作上的软件开发,避免了后续实施中出现“bug”的可能。

       此外,无论软件开发还是实施,都必须基于硬件设备。而对于轻资产的方案商而言,购买硬件设备并自建实验室,无论从资金还是时间上,都不现实。而没有实验室,在朱柯看来,厂商纯理论的教学甚至“完全没有用”。

       EMC向合作伙伴开放的虚拟实验室,适时地出现在了同创永益的技术人员面前。“登录云服务以后,硬件的设置、修改,软件的测试都在上面完成。”朱柯说,“这项合作伙伴的支持,EMC做得比较完善。相比实体实验室,它的效率要高出很多。”

赞 0个人觉得赞
logo

EMC中国有限公司

规模:200人以上

网站: http://china.emc.com

EMC(易安信)为一家美国信息存储资讯科技公司, 主要业务为信息存储及管理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EMC公司创建于1979年,总部在马萨诸塞州霍普金顿市。2003...

粉丝0

关联信息

关于我们 | 全生命周期管理 | 服务的客户 |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公司名称:北京金誉在线伙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备案号:京ICP备 15026202号-1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