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2011年是云计算元年,这一年云计算成为IT行业最为热门的话题,到处都在谈论云计算,在不断阐释什么是云计算、云计算的愿景是如何美好,这一年在一片喧嚣中沉淀下来。
进入2013年,当业界的目光转向新的话题大数据、移动互联、社交网络之后,云计算已经悄然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一项重要的支出或者计划支出的方向,这一切正意味着云计算已经到了一个真正落地的阶段。
IT已完成最初转型
12月6日,VMware公司在上海召开的“VMware 2013云计算论坛”上,向与会者分享了VMware年度云成熟度指数。这是VMware第四次发布该报告。
根据Forrester Consulting公司提供的《2013年VMware云成熟度指数》调查结果显示,IT已经完成了最初的转型阶段,开始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为IT服务、管理和配置提供更高的商业价值,并将更广泛的应用于网络虚拟化和软件定义存储。
调查显示,在中国,绝大多数受访者已经体会到云计算和虚拟化带来的好处。云计算的广泛采用正在为中国企业提供帮助。受访者表示,他们采用云技术的驱动力包括优化现有IT效率和效力(86%)、降低IT成本(79%)、灾难恢复及保持业务连续性(80%),同时还可以提高整体业绩。
此外,73%的中国受访者现在将IT视为变革推动力以及企业商业价值的源泉。77%的中国受访者将云计算视为重中之重,或者认为与自己所在的企业高度相关,这一数字比2012年的69%有所提升。目前,中国70%的企业正在使用或积极规划云服务,这一数字比2012年的59%提升了12个百分点。同时,本土企业对于云计算的前景持乐观态度,7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有可能为某种形式的云计算投入时间、金钱和技术。
VMware大中华区总裁宋家瑜表示:“现在接受调查的CIO不仅是在关注云计算,而是已经实施了或者在很快的时间就要实施,所以到这个调查表明,云计算已经不再在是一个话题了,它已经在落地了。”
宋家瑜:云计算已经不再在是一个话题,已经落地了
如果从行业的角度来看,宋家瑜认为,电信行业会是一个走在最前面的客户,任何一个新的趋势、新的科技,电信都会很快去用这个技术,所以电信行业是云成熟度最高的行业。在中国,云成熟度位居其次的是一些跨国公司,尤其是金融单位通常会先用一些云计算,但是金融单位还是比较保守的,要大幅度应用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我们的营收构成是这样的:大银行、大保险、电信公司,差不多占营收的33%~40%。中间行业客户差不多占我们30%~40%,区域客户占25%~28%。”宋家瑜说。
支持合作伙伴转型
美国市场IT的预算跟国内有很大的不同,其中80%的预算是花在软件服务上,而中国目前还是接近60%的预算花费在硬件上。随着云计算的落地,国内的IT预算必然像美国那样,在软件部分的花费比例越来越高,这个发展趋势对于传统的系统集成商来说,意味原来的盈利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过去二十年里面,系统集成商刚起步的时候,他们的盈利模式主要是代理一些国际厂商的硬件、软件,在这上面赚取相当优厚的利润,然后以这个利润来支持应用开发和服务,因为客户不太愿意付应用开发和服务的费用,或者付比较少的费用在这个上面。
最近这几年,集成商营收的比例有所调整,应用开发服务的收入开始往上涨。这背后,有硬件厂商给集成商的利润逐渐下降,也有客户觉得不应该给这么多的利润的因素。在这一个转变的过程中,就对集成商造成了很大的挑战。
当集成商的营收主要不是来自软件开发的时候,不可能在开发团队上面做很大的投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很多的应用开发出来,都是很旧的应用,尽管不断做了很多的修改,但这些应用都已经过时了。我觉得他们必须做一个决定:未来几年要转变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公司?如果仍然做传统的行业应用,就必须要彻底改变他自己对现有应用的改造,以及确定未来新应用开发的方向。”宋家瑜建议道。
宋家瑜认为,集成商应该说服客户,项目的费用慢慢走向50%以上是应用开发服务,50%是销售的硬件和软件。当客户接受这个比例的时候,那么就意味着集成商转型成功了,他们就有足够的营收和利润,支持研发团队投入到创新中。
对于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应用开发商(5000~人10000人以上的公司),宋家瑜建议他们也要借着市场机会进入到云服务中,提供行业云服务,比如做证券的应用开发商,就做证券行业云服务提供给客户。
“在一定规模以上企业都是我们的客户,所以跟客户相关的系统集成商或者服务商都会是我们的合作伙伴,只是根据规模会分在不同的层次里面。非常大的合作伙伴,比如我们现在跟联想、曙光、浪潮、中国电信,我们会有很深层次的合作,甚至打造一个合作的产品解决方案;中间层次这些应用开发商,我们会去协助他们做应用转移;针对最底层的合作伙伴,我们有一个比较大的生态环境可以支持他们。”宋家瑜表示今后帮助合作伙伴实现顺利转型。中国大量企业应用的开发商还依赖于小型机或老的平台架构,如何快速转换到云化的平台,让新应用生于云、长于云、行于云是每个应用开发商面临的共同课题。VMware公司可以在这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经济环境是动力
2013年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全球经济仍将处于深度结构调整之中,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加上国内中央政府推行节俭的风气,这样的大环境是否会对IT行业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呢?
对此,宋家瑜认为经济环境对提供云解决方案的公司来说不见得是阻力,而且还有可能是发展的动力。“我们以前很多政企客户常常会说一句话,预算不是问题。现在预算也是问题了,很多地方政府为了一些小金融,预算现在的确变成问题了,花钱都要精打细算。我们提出来很多解决方案就是符合这样一个方针,可以降低运营费用,而不影响到运营,甚至还是在增加运营绩效的情况下降成本。所以我觉得经济挑战有时候反而对VMware是一个更大的成长动力,也会更快地把原有的这样一个属于过去几十年很成功的环境颠覆掉。”宋家瑜说。
这个所谓的“很成功的环境”就是硬件在采购中占据大头的现状,宋家瑜一次在跟工信部领导沟通时,甚至建议在政府里面制订一个政策:任何一个新的IT项目送上来审批的时候,硬件的预算不可以超过50%。
宋家瑜认为,目前政府持续允许一个新的项目上马,硬件预算仍然占大头,就很难改变这个现状。应该用硬性的规定推行下去,自然就会编更多的软件服务预算。“如果真的能推行下去,马上就会有巨大的变化,国内这些方案商就会有更多潜在的商机,支持他们投入在软件的应用开发优化上面。这是政府扶植软件行业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宋家瑜解释说,同时他也认为这样的政策也会面临两难的境地,毕竟国内也有很多的硬件厂商要生存。
“可是这时候,政府必须要做一个很艰难的决定,关键是看哪一个更重要。新一代领导团队他们正在做很多艰难的决定,比如说反腐。这事要变成政策,中国政府可能比任何政府都有可能。”宋家瑜认为要扶植一个产业,就做好三件事情就可以了:第一个政府的政策;第二个产业里面的公司要配合;第三个学校里面要生产这样的人才。
“在学校里面培养出来一批人才,不是说一毕业完全就可以用,可是至少变成半成品一样,只要经过很快训练就可以接轨上去,要不然产业已经开始发展了,学校出来的人才都走另外一个方向,这个做也不起来。这三件事只要配合上,很快产业就会起来。”宋家瑜对未来国内的发展环境和产业转型还是持乐观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