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研究显示,随着第四次生育高峰期的到来,服装、食品、教育培训、娱乐等与儿童相关的消费市场增长潜力不容小觑。伴随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便携终端在家庭群体中的普及,儿童互联网应用市场逐步进入快速发展期。基于PC端的儿童游戏、视频、动漫、教育等应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儿童娱乐类及教育类Apps,成为众多互联网大佬及创业公司关注的焦点市场。IDC预计,2013年,儿童游戏、儿童在线教育相关的互联网应用市场将成为互联网竞争的垂直市场之一,也将引起资本市场的持续关注。
中国儿童互联网市场增长潜力较大
首先,用户基数庞大。目前,按照平均人口出生率计算,中国每年约2000万新生儿,0-6岁儿童超过1亿,城市儿童超过4000万。而截止到2012年底,城镇家庭互联网普及率接近60%。另据IDC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普及率接近24%,这为儿童触及广义互联网应用打开通路。
其次,儿童互联网需求“泛在化”。据2012年IDC调研数据显示,00后儿童对互联网应用需求更趋多样化,游戏、视频、动漫、听歌、社交、在线学习均是其关注的主要互联网应用。一定程度上说明,儿童及青少年群体对互联网应用并没有特殊黏性,属于“泛在化”尝试阶段。
再次,市场处于探索性阶段。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用户群体,从中国市场来看,针对儿童互联网市场的应用主要是游戏类应用,基本形成淘米、百田、腾讯等品牌竞争格局。但众多儿童互联网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如儿童在线教育市场。与娱乐应用相比较,儿童教育类应用更注重质量及内容的准确性,家长付费意愿更高。不过,在线教育是一类将教育与互联网相融合的跨领域市场,尽管不同竞争者尝试“娱乐+教育”双元素的儿童在线教育应用或平台模式,但是仍处于市场探索前期,并为形成品牌优势。
儿童互联网市场发展仍面困境
首先,特殊群体市场运维与拓展。儿童作为特殊群体,尽管需求广泛,但一般并不具有主动决策能力,尤其是购买决策。因此,需要行业企业从用户及用户家长两个群体适度引导,“互动、亲子”理念对于产品设计则显得更为重要。此外,不同年龄层级的儿童及青少年群体对于在线娱乐及教育产品的需求呈现阶段性特点,产品如无法满足用户不断成长的需求,用户流失将在所难免,而不断吸引新用户则将极大推高运营成本。另外,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儿童互联网应用并不局限于线上,“线上+线下”双向布局将成为一种趋势。这对互联网企业运用提出更高要求。
其次,品牌塑造。针对儿童互联网市场,品牌影响力是吸引用户的关键因素。而面对庞大的儿童互联网市场,除腾讯外,360、百度、搜狐等互联网企业或将通过自主开发、联合运营或者并购等方式进入市场。另外,较早进入市场的创新型公司,如铁皮人、绿盒子、工程师爸爸等品牌也已经初步形成,与之相比,广大创新型儿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公司将面临品牌置信度的挑战。
IDC分析认为,中国儿童互联网产业发展空间巨大。但面对这一特殊市场,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IDC建议,首先,通过广泛的用户调研,实现自下而上的产品设计;其次,创新商业模式,尤其是盈利模式的多样化;再次,通过产业链资源的合作及跨领域的联合,推动“线上+线下”共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