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或不见,华为都在汉诺威那里;你见或不见,华为已在工业4.0那里。汉诺威工业博览会,4年前工业4.0概念于此地发源。而4年之后,同一展区,华为将工业4.0概念落地于一个个实际的应用场景之中。
从自动化到智能化 仅相差ICT
当然,如今回述,工业4.0概念出现并非偶然,其与ICT技术的发展相生相伴。甚至可说,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成熟之后,工业4.0才从此前模糊的展望,落地于清晰的定义。究其定义,工业4.0本质是以“智能制造”目标,而实际实现手段则是通过物联网传感器采集数据信息,并与大数据系统相结合,反映工业设备当前工作状态。
其实,物联网早期即起源于工业领域,通过在生产设备中植入了传感器,以监测的电流、电压、温度、湿度、震动频率等诸多指标。但此前监测数据直接连入工业控制系统,而控制系统的能力实在有限,仅可实现简单的,实时或准实时的远程监控。当然,此“原始”状态下,企业所获得的数据量较少,无法形成数据模型,更无法完成深度关联分析。
真正的改变在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宽带、SDN等这一批新兴ICT技术的集体成熟。工业4.0以物联网传感器为触角,采集海量数据,通过有线或移动宽带网络传输于云计算平台、大数据平台,生产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得以积累为数据模式,产线任务也由此被逐一分解为若干环节,设备预测性维护得以实现,小批量的定制化生产也成为可能。由此,工业制造实现了从“自动化”,到“智能化”的跨代改变,也真正达到了工业4.0的定义的水平。
华为不仅是个平台
言归正传,为何华为要涉足工业4.0领域?简单地说,能力配备。如前所述,华为能够提供云、管、端能力,而且在业内似乎也仅此一家。也就是说,基于云、管、端的平台层能力,华为自身已脱离销售“盒子”的初级阶段,但在工业领域,其价值则是帮助用户更好地设计盒子、生产盒子、运输盒子等。
再进一步解释华为在工业4.0中的定位,即华为在工业生态圈中的位置。对此,华为企业BG 总裁阎力大表示:“工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应将新ICT技术与工业技术深度融合,并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全流程环节。华为此次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期间,与GE、东芝、英特尔、T-System等领先企业的各项联合发布,正是以新ICT助力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最佳实践。”
此前,同样是在汉诺威,CeBIT 2017中华为以乐高积木的形式,展示其与SAP、汉得信息、United VARs共同推出的柔性制造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涵盖智慧工厂的物流、办公、营销、研发、制造等应用等多个环节,颇为体现华为“平台+生态”理念。即伙伴间相互协作,方可实现突破单点应用局限,提供完整应用解决方案,而完整解决方案才是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竞争力。
而此次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期间,华为又重点推荐了与GE推出的联合方案。通过华为边缘计算物联网关、敏捷控制器(Agile Controller)和GE 工业互联网云平台Predix,以及合作伙伴的传感控制设备、工业应用等组件的有机融合,构建工业网络信息通道、互联平台,提供预测性维护服务。
通俗地解释,华为与GE的合作是平台与平台间的合作,华为聚焦ICT基础架构平台,而GE聚焦PaaS平台。华为提供端、管、云相协同的ICT能力,而GE的角色定位则不仅是设备制造商,更是数据云服务商。其将基于Predix工业云平台,向应用合作伙伴开放其操作系统、应用开发能力,以及共享所积累的丰富数据模型,帮助合作伙伴快速构建针对特定场景的应用系统。
当然,在Predix之上,即是应用层。同样是在本次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中,华为还与电梯和自动扶梯供应商迅达共同展示了电梯物联网解决方案。也就是说,华为提供了底层ICT能力,GE的Predix云平台提供了数据和应用开发能力,而迅达则聚焦应用层。将此两种能力落地于电梯等应用场景中。通过此解决方案,迅达可实现统一联网和管理全球百万部电梯,大幅降低设备维护成本,提升服务可靠性,每天将使全球数十亿人次从中受益。
由此,华为完整的工业制造生态体系已经较为清晰,其既有能力支撑单一工业领域的创新,也可称为智慧工厂的设计师。在工业4.0业态下,数据的价值被极大放大,而华为则赋予数据灵动和智能。因此,就某种意义而言,平台型的华为,既是ICT能力平台,也生态平台,而在此平台之上,不仅可以是行业应用软件,也可以是工业4.0。
最后说一句:你见或不见,华为已经在工业4.0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