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医药”)成立于1951年,是有着超过70年医药行业经营史的中国著名医药商业流通企业,销售规模位居全国医药流通行业前列、广东省首位,2020年销售业绩高达548亿元。
近日,广州医药凭借数字化建设的卓越成果,一举摘得由《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SAP联合发起,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的2021数字化转型先锋榜“鼎革奖”。广州医药副总裁、营销总部副总经理徐有恒介绍了广州医药信息化建设的历程与经验。
业务引领 价值驱动,广州医药信息化建设的“四个坚持”原则
据徐有恒介绍,广州医药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早在“十二五”期间就将信息化建设列入企业的发展战略,2014年成为国家首批两化融合的试点企业。由于广州医药在行业的特殊地位,公司的信息化规划与建设工作承担着行业与客户两方面的职责。
在行业方面,广州医药作为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医药供应链分会轮值会长单位,承担着医药行业信息建设保障体系建设的重任,致力于成为行业模式创新的领导者。
在客户方面,广州医药致力于以客户满意度为检验标准,通过优质、完善的信息服务,为供应商、下游客户提供满意、高附加值的服务。
广州医药坚信,信息化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公司的信息化建设秉承了“四个坚持”的原则。
首先是坚持整体规划的原则,保障IT建设永远紧跟公司发展方向,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投入。
其次是坚持聚焦业务的原则,保障IT资源投放准确,使信息化成果更接地气。
第三是坚持成本效益的原则,保障IT方案中的软硬件投入产出比最优化。
第四是坚持创新技术的原则,保障IT架构紧随技术浪潮,为用户提供的服务“永不过时”。
“总之,四个坚持原则的核心就是实现战略抓实、技术创新、管理增效。”徐有恒说。
牵手SAP,企业资金利用率达到流通行业最高
作为一家药品流通企业,广州医药与众多传统企业一样,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也面临许多挑战,其中最典型的痛点包括:
一是随着数据类型、数据量的迅速增长,企业原有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迭代不及时,难以适配新环境中的业务策略的落地实施。
二是随着供应链上下游客户信息化需求的井喷,信息化服务也出现了供应响应的不足,不利于构建新型的供应链核心竞争力。
三是内部存在信息孤岛问题,OA、ERP、财务管理系统、CRM、物流系统等没有及时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平台,影响着内部信息共享以及决策的效率。
在“十三五”规划落地期间,广州医药抓住更新零售信息系统的契机,携手SAP开始了合作之旅。
首先,广州药业以零售品牌“健民连锁”作为新系统上线以及数字化转型的试点,来推动整个零售板块的升级工作;同时,结合ERP、OMS以及处方流转平台等系统群,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数字化总体规划与分步实施;通过学习消化SAP的成熟产品以及先进的管理架构,为广州医药零售板块整体架构的升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系统建立以后,广州医药通过近四五年的时间,把包括新推出的广州医药大药房,以及子公司的连锁企业等旗下所有零售企业全部进行了整合,吸收了百万级别的活跃会员,成功承接了广东22个试点的医疗机构中医院处方流转的业务,实现了企业资金利用率在流通行业中最高、物流作业能效全行业领先的好成绩。
回顾与SAP的合作历程,徐有恒谈到以下几点最深的感受:
首先,SAP是一家非常经典的解决方案提供商,无论是业务流程设计还是基础技术架构,其严谨性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德国风格的严谨性,对中国企业在风险管控,以及保障企业在业务多样性和政策多变性影响下稳步发展非常重要。
其次,在各个SAP系统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时会出现管理思路上的火花,给广州医药带来了很多有益的思考和提升的空间。
第三,SAP的国际化视野与经验,为广州医药迈出国门、走向国际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进入成本竞争时代,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初期最严重的时候,广州地区的口罩供不应求,为了满足日均几百万市民的需求,广州医药及时在云端开发了相应的应用,通过“穗康小程序”为市民提供口罩预约购买服务。
徐有恒指出,由于国家集采政策导致的企业利润不断下探,以及新冠疫情导致的成本上升,医药行业目前已经进入成本竞争时代,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是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数字化转型不能只停留在嘴上,而是要勇于实践,才能尝到数字化的红利。
目前,广州医药正通过数字化转型,积极从追求速度到讲求质量、从要规模向要效益进行转型升级。尤其是以“两化融合”为抓手,不断提升供应链服务的效益。
两化融合的核心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广州医药通过建立药品基础数据库,全面监控供应商药品供应质量,从源头堵死不合格的药品进入市场流通;通过冷链管理系统和物流自动化,保障药品流通过程的质量,避免变质药品流入下游;通过医院药库信息化,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药品存放、监控与检查方案,保障药品在流向患者之前的质量。
在网络化建设方面,广州医药通过B2B平台建设,让供应商及时了解药品需求与流向,定期做好备货,按时提供药品;通过B2C平台建设,让消费者更快速地了解药品信息,更清楚药品功效,更放心地购买药品,更安全地支付款项;通过“药交平台”的自动对接,为医院药库更快速地补充药品,同时减轻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让药剂师专心配药。
在智能化建设方面,广州医药通过建设经营好医院智能药库,帮助医院提升药品、药事的管理水平,为医院带来优质的药品供应增值服务。
徐有恒总结,在广州医药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在点的方面,注重关键场景的数字化;在线的方面,注重运营的数字化;在面的方面,注重数字化的赋能;
在体的方面,注重数字化对企业的重塑。
“总之,广州医药以打通S2B2C为抓手,将数字化建设目标聚焦于保障体系安全稳定,满足业务发展要求,保障系统数据准确,提升信息投入产出比,致力于成为中国医药供应链领先服务商。”徐有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