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心佩服“联合解决方案”模式的创造者。ICT公司开放底层技术,结合方案商对客户业务的理解,以及本地化的服务能力,简直是天衣无缝。不过,既然如此珠联璧合,又为何议者云云,动者寥寥?怀揣此疑问采访南天信息,公司软件业务集团总架构师戴敏对诸多技术问题进行了一一解释,我由此方知其中的难度所在。
再识南天
月 余 之 前,南 天 信 息 与 华 为 合作,推出银行核心业务系统云CloudCBS@KunLun解决方案。南天信息何许人也?暴露年龄地解释,其是中国方案商一个时代的标志。上世纪80年代,国内方案商以“两联两天”为代名词,南天信息即是其中之一。而且难能可贵是,30年来,其一直处于金融行业方案商的第一梯队。
再来看一下双方联合研发的解决方案,可重点关注两个关键词:其一,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其二,KunLun开放架构小型机。联合解决方案即是在华为KunLun开放式平台基础上,构建、承载云计算的银行核心业务系统。
想想这也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项目。银行核心业务系统作为银行最重要的业务系统,承担了银行大部分交易数据的处理工作,支持着面向银行客户的不同UI发起的7×24小时各种交易处理请求,业务地位不言而喻。从IT架构的角度看,此前该系统多架构于封闭的大型机或小型机之上,对系统 稳定性要求极高。也可以说,在开放式平台上构建云计算应用,虽已在银行边缘系统中多有应用,但核心业务系统一直是尚未攻克的最后一片阵地。
而南天信息将Cloud-CBS云计算银行核心业务系统解决方案构建于华为KunLun开放式平台上,其意义在于,一旦该解决方案,得及广泛应用,攻陷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市场,云计算将在行业市场实现一马平川式的应用,封闭式系统再无险可守。
南天的尝试
其实,一直以来,南天信息就是业内唯一具备三套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方案商。其一是架构在IBM大型机之上;其二架构在IBM、HP封闭小型机之上;其三是架构在开放平台之上。
而对于为何要投入对“开放平台”的研发,南天信息软件业务集团总架构师戴敏分别从生态和应用两个角度,解释了此问题:“如果你周边的生态圈都已趋于开放,就决定底层IT基础设施将不可能永远封闭。”
同时从应用的角度看,基于大机封闭系统的纵向拓展,终究会出现性能能力瓶颈。在有限的机柜空间中,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内存、硬盘、CPU等配件。 “基于用户对业务敏捷上线,以及计算性能弹性扩展的需求,银行核心业务系统不可避免地也会迁移到横向拓展的开放云平台之上。”戴敏说。
重构核心系统
当然,将银行核心系统置于云平台之上,远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除了核心理念,以及对客户的业务理解不变,几乎每一行代码都需要重写。也就是说,南天信息用了近5年的时间,将银行核心业务系统进行了重构。”戴敏说。
从2010年起步,到2015年时,南天信息已经初步具备将核心业务系统迁移到云平台上的能力。为何是“初步具备”?更确切地说,当时南天信息的解决方案具备了SaaS层和PaaS层能力,但唯独缺少IaaS层的深度支撑。也因如此,软件系统对硬件设备管理仍不够灵活,多数操作、配置还需手工完成。可以想象,如果将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架构在数百台x86服务器上,但仍需手工进行配置。云平台本应具备的敏捷、弹性特征又何从谈起。
初识华为
由此可见,在开放云平台中,南天信息并非缺乏技术能力,而是一直缺少一家能与其深度合作的ICT企业,直到2016年6月。
2016年5月,华为正式发布KunLun开放架构小型机。一个月后,华为与南天软件集团开始正式接触。当然,南天信息系统集成部与华为的合作要追溯到更早一些。准确地说,双方合作是由硬及软,由非金融部门,延伸到金融核心部门。
“当时,南天信息对KunLun开放架构小型机的态度是,可以沟通,先以交流为主。”戴敏说。何为以交流为主?其实,金融行业本就对采用开放式云平台较为谨慎,尤其是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置于其上,更需反复验证。
因此,南天信息需要寻找的不仅是一家服务器设备提供商,其还必须对金融业务的本质有深入的理解。可以说,如果南天信息的三个问题,没能听到理想的答案,交流基本结束。
不过应该说,KunLun留给南天信息的第一印象相当不错,尤其是RAS2.0系列技术。华为RAS 2.0基于固件、不依赖操作系统的故障响应和诊断机制,能够全面、自动地进行故障信息收集和分析,实现主动预警、隔离、替换失效部件,并率先支持CPU、内存等核心部件的在线维护。
“华为KunLun的很多设计实现理念,此前只会出现于大型机和高端小型机系统中。诸如部件冗余、性能检测等功能,必须通过底层技术变化才能得以实现,完全不同于普通x86服务器。也正因此,KunLun小型机的可用性超过了‘5个9’,全年意外停机时间少于两分钟。”戴敏说。
又过了一个月
当然,RAS 2.0只是华为留给南天信息的第一印象。在一个月内,在经过了数次交流,以及公司内部讨论后,南天信息软件业务集团最终决定,向公司“创新委员会”递交申请,启动与华为的联合研发项目。
“南天信息的任何重大研发项目,都需报由‘创新委员会’批准。‘创新委员会’负责审定技术创新发展战略规划,对该创新项目的技术难点、市场机会、研发风险以及投资预算进行了审核,并获得了肯定和一致通过”,戴敏说。
据戴敏所说,申请报告由长达数十页PPT组成,对从平台搭建,到设备环境规划,从系统迁移,到资源配备,报告对测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
首先,测试环境搭建就相当有学问。如果说,两台KunLun小型机就足以满足普通城市商业银行的应用,但要想充分体现分布式系统的特点,真正测试出弹性拓展环境下对应用的支撑,就必须搭建由四台KunLun小型机组成的云平台架构。
其次,如希望真正发挥开放云平台的底层基础设施能力,则必须考虑SOA、分片、负载均衡、故障隔离、流量控制等一系列问题。在封闭大机系统环境中,则不必顾忌上述问题。
第三,如使大型业务系统软件发挥最佳性能,ICT基础设备规划也相当讲究。如何进行计算资源切片,如何进行虚拟化,如何进行磁阵划分,如何判断哪些网络设备的带宽流量需要独立?底层IT环境规划设计力求精细合理。
不仅如此,此次测试的难点不在业务软件架构,如前所述,此前南天信息在此方面已有5年的实践经验,而且具备三套不同IT基础架构的解决方案。但正因如此,南天信息认为,将银行核心系统从大型机迁移到小型机上,如测试高并发业务状态,都需要原厂对底层操作系统进行修改。因此,从封闭的Unix系统,迁移到开放的Linux系统中,所需原厂底层技术支持将更为重要。
此外,联合研发要先后从南天信息的一线研发团队、产品团队、实施团队抽调几十位精锐工程师,仅人员投入一项,即数百万元。“给我们信心的是,华为在联合研发中也投入了相当对等的资源。”戴敏说。
值得纪念的8月29日
2016年7月,南天信息银行核心业务系统云Cloud-CBS@KunLun解决方案正式在华为杭州研究所启动。而仅一个月后,8月29日,所有测试结果正式出台。“功能性测试100%通过,核心业务系统与KunLun小型机完全匹配,测试过程比我们想象中顺利很多。”
对此,戴敏表示,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生命力在于,随着应用的发展,系统功能也需不断增强。实际上,南天信息是将上层应用转化为“微服务”体系,所有的功能均由若干个独立的模块组成。“微服务”体系需要底层处理能力进行弹性支持,“而与华为基于KunLun小型机的联合研发,再一次证明了,将银行核心业务系统,迁移到开放的云平台之上,完全可行。”戴敏说。
转自商业伙伴